武鋼煉鋼總廠告別混鐵爐工藝時代
來源:武鋼官方網站|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9日,武鋼煉鋼總廠最后一座混鐵爐———二分廠1號混鐵爐在服役了35年之后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等待停爐拆除。從此,煉鋼總廠徹底告別了混鐵爐工藝時代,公司也在踐行綠色武鋼的道路上邁出…
7月9日,武鋼煉鋼總廠最后一座混鐵爐———二分廠1號混鐵爐在服役了35年之后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等待停爐拆除。從此,煉鋼總廠徹底告別了混鐵爐工藝時代,公司也在踐行“綠色武鋼”的道路上邁出新的一步。
混鐵爐是高爐和轉爐之間的輔助設備,自1977年武鋼第二煉鋼建成投產起,該廠1號混鐵爐就投入使用,35年來,為武鋼的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爐齡多次刷新全國同行業最好水平,被譽為“長壽爐”。
可久負盛名的“長壽爐”又有著出鐵時易造成“灑鐵”事故、運行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吞吐”鐵水時煙塵污染等弊端。
“取消混鐵爐工藝是煉鋼總廠工藝優化的重大舉措,也是貫徹公司節能減排理念的具體表現。1號混鐵爐拆除后,不僅一年可降低運行成本近800萬元,還將大幅減輕環境污染,進一步優化人員結構,減少人員編制。”煉鋼總廠廠長張先貴介紹道。
該廠面臨混鐵爐拆除后的諸多生產組織壓力和挑戰,通過生產組織優化、技術改造、強化過程管理等手段確保生產平穩過渡。新的生產組織模式下,鐵水生產節奏的把握、脫硫命中率的控制、異常鐵水的處理將難度加大。該廠制訂了生產控制措施,并在現有條件下,對鐵水車進行改造,便于脫硫罐周轉,緩解了沒有混鐵爐條件下生產節奏緊張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