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破解高鉻型釩鈦磁鐵礦利用難題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由攀鋼承擔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支持項目《高鉻型釩鈦磁鐵礦冶煉新技術及其裝備研究》獲重大進展,通過攀鋼資源綜合利用中試線連續穩定的全流程多爐生產,成功得到五氧化二釩、三氧化二…
近日,由攀鋼承擔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支持項目《高鉻型釩鈦磁鐵礦冶煉新技術及其裝備研究》獲重大進展,通過攀鋼資源綜合利用中試線連續穩定的全流程多爐生產,成功得到五氧化二釩、三氧化二鉻含量達到要求的釩鉻渣,這標志著攀鋼自主創新的非高爐流程工藝綜合利用高鉻型釩鈦磁鐵礦已突破技術瓶頸。
據悉,攀枝花市紅格南礦區的高鉻型釩鈦磁鐵礦蘊藏豐富的鐵、鈦、釩、鉻等稀貴金屬,而鉻和釩在冶煉過程中的熱力學行為十分相似,高鉻型釩鈦磁鐵礦若采用高爐煉鐵—轉爐提釩工藝,雖可在回收釩的過程中同時回收鉻,但不能回收鈦資源,導致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低下。
攀鋼著眼自身資源優勢,依托大量科研成果于2010年建成資源綜合利用中試線,采用“轉底爐直接還原—電爐熔分深還原—鐵水提釩鉻—鈦渣提鈦”工藝處理高鉻型釩鈦磁鐵礦,能夠達到鐵、釩、鈦分離回收的目的。紅格礦試驗以資源綜合利用中試線為試驗平臺,2012年深入開展紅格礦的直接還原、電爐深還原、鐵水提釩鉻渣試驗,掌握了各環節工藝操作參數,并最終獲得高品質釩鉻渣,找到了高效綜合利用高鉻型釩鈦磁鐵礦的全新方法。
目前,攀鋼基本掌握了紅格礦轉底爐直接還原、電爐熔分深還原以及含釩鉻鐵水的鋼包提釩鉻渣關鍵技術,實現了釩鈦磁鐵礦中鐵、釩、鉻、鈦的有效分離。攀鋼正在抓緊開展釩鉻渣清潔分離及熔分鈦渣應用的后續研究工作,力爭在今年底實現從礦山開采至鐵、釩、鈦、鉻相關產品的全流程技術貫通,更好地實現對攀西釩鈦礦資源的綜合利用。
相關新聞
攀鋼牽頭成功申報國家“863”項目
3月1日獲悉,由攀鋼負責,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攻關的“釩鈦磁鐵礦冶煉及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與示范”申報國家“863”項目獲得成功。
據悉,“863”計劃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旨在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堅持戰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術研究發展為重點,統籌部署高技術的集成應用和產業化示范,充分發揮高技術引領未來發展的先導作用。
據了解,我國釩鈦磁鐵礦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西昌以及河北承德等地區,儲量十分豐富,全國遠景儲量更是達到300億噸以上。除釩、鈦外,釩鈦磁鐵礦還富含鉻、鉻、鎳、鈧、鎵、錳、銅等大量寶貴資源。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攀鋼通過與全國各兄弟單位通力合作,以振興民族釩鈦產業為己任,依靠自主創新和攻關努力,攻克許多重大技術難關,使我國釩鈦磁鐵礦資源的綜合利用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攀鋼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釩制品生產基地及世界第二大產釩企業、中國最大的鈦原料生產和重要的鈦白生產基地。但由于釩鈦磁鐵礦屬于典型的低品位、多元素類質同相共生礦,難選難冶難分離,客觀上決定了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的難度極大,還存在資源綜合利用率偏低、資源加工利用過程環境污染嚴重等重大難題亟待研究攻克。
該項目就是針對“國家礦產資源高效綜合利用”重大戰略需求,以建立提高釩鈦磁鐵礦利用過程中釩、鈦、鉻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高效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為目標,研發釩鈦磁鐵礦高效選礦技術、新型釩鈦磁鐵礦清潔冶煉技術、廢酸直接酸浸釩渣制取氧化釩技術和高鈦高鉻釩鈦磁鐵礦利用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引領帶動鋼鐵釩鈦產業技術綠色化升級。該項目由“釩鈦磁鐵礦高效選礦關鍵技術與示范”、“新型釩鈦磁鐵礦清潔冶煉技術研究”、“鈦白廢酸無焙燒直接浸出提釩短流程新工藝及裝備研究”、“高釩高鉻型釩鈦磁鐵礦高效清潔綜合利用”等四個課題組成,預計2015年完成全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