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鋼不銹鋼公司噸鐵成本降至2596元
來源:河北鋼鐵集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唐鋼不銹鋼公司迎難而上,深化成本理念,創新成本管理,自5月份以來,鐵前成本逐月大幅下降,月均噸鐵成本降幅超過110元,6月份,噸鐵成本降至2596元,遠低于業內平…
面對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唐鋼不銹鋼公司迎難而上,深化成本理念,創新成本管理,自5月份以來,鐵前成本逐月大幅下降,月均噸鐵成本降幅超過110元,6月份,噸鐵成本降至2596元,遠低于業內平均水平。
穩字當頭,鐵前成本快速降低的堅實基礎
"鐵前生產的穩定是最大的挖潛增效措施"是今年以來唐鋼不銹鋼公司干部例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年初,該公司綜合分析了自身鐵鋼軋工序結構特點,確立了以高爐穩定為中心的"穩中求勝"降本思路。
為了保證鐵前生產的穩定,他們先后對1#、2#兩座爐齡超8年的高爐實施鈦礦護爐,有效地減緩了爐底溫度增長速度,兩座高爐生產不僅日趨穩定,而且成本、產量等各項指標一度在四座高爐中領先。此外,他們還分別對設備狀況較差的3#、4#高爐進行了中修和大修,為成本降低奠定了設備基礎。
高爐的大修和養護是穩定的基礎,但健全基礎管理則是實現高爐生產長周期穩定的關鍵。半年來,該公司先后對《高爐作業指導書》、《高爐操作規程》、《高爐槽下篩網管理制度》等十余個基本規章制度進行了梳理和完善,并在崗位上開展了"杜絕非計劃休風"競賽和崗位操作精細化活動,使崗位職工的執行力和工作專注度大幅提升。現在,不論刮風下雨,供應部門每采進一車料,燒結、高爐的工段長和爐長都要與技術、供應等部門一起到料場實地看料取樣,對物料的情況做到提前預知、心中有數,事先做好生產調劑。
基礎管理的改變和職工操作水平的提升,保證了高爐的穩定。6月份,該單位鐵水優質品率達到77.7%,較2月份提升了13.5%;高爐關混風率由4月份的96%提高到6月份的100%;非計劃休風次數大幅降低。高爐生產的穩定,鐵水產量的大幅提升,不僅使鐵水的噸鐵成本有了明顯下降,而且還保證了鋼軋工序的連續性生產和自發電水平的快速提升,有力地推動了該單位噸鋼挖潛增效300元目標的實現。
全局聯動,高爐低成本經濟運行的有力保證
"鐵前工序的低成本經濟運行絕不是‘單打獨斗',要靠設備、技術、動力等各系統的‘協同作戰'才能實現。"唐鋼不銹鋼公司總經理劉吉斌在干部例會上強調,"誰影響了高爐的穩定,就是砸大家伙的飯碗。"
鐵前系統是一個長流程系統,會受到原材料、設備、技術等各方面的綜合影響。但以前,各相關部門的全局意識不強,認為鐵前降本工作就是高爐車間的事,跟自己沒多大關系。年初的一起設備問題讓各單位都明白了自身工作對高爐穩定的重要性。去年底,原本可以用上幾年的高爐熱風閥連續頻繁損壞,高爐車間對備件質量、點檢管理、操作方法等各方面進行排查改進后也不見效果。今年年初,實施水質提升管理后,隨著水質的改善,熱風閥損壞情況日趨減少,在隨后的分析中,高爐車間意識到是水質問題影響了熱風閥的壽命。到6月份,高爐循環冷卻水的濁度和硬度指標分別由去年底的3.06mg/L、408.08mg/L降到1.25mg/L和215.22mg/L,熱風閥使用壽命恢復了正常。
除了水質的改善,該公司在高爐的前后道工序上下足了功夫,讓所有工序都圍著高爐的穩定順產轉起來。為了讓高爐多"吃"低價的自產燒結礦,他們不斷提高燒結礦產量,6月底日產達到了11500噸,超過制定的挖潛目標;為充分發揮煉鐵產能,對煉鋼工序提出生產剛性連接,百分之百杜絕鑄鐵的硬性要求;設備、動力、檢修等各部門協調聯動,保證了高爐長周期穩定順行。
粗糧細做,高性價比配料推動高爐低成本持續穩定順行
最好的原料,不見得能做出最好的產品。同樣,光"吃"低價料也不一定能把成本降下來。"剛開始的時候,是什么價格低就‘吃'什么,但降本效果并不理想。"來自技術部的鐵前系統技術員魏堯在說起現在的配料思路時,熱情地介紹道:"現在我們在配料時,更看重物料的性價比,找準成本、質量、產量的最佳平衡點。"
該公司積極轉變生產組織模式,摸索合理的低價配料結構,圍繞保證高爐穩定順行,對低價的"粗"料精挑細選、組合搭配,技術部門對每種搭配組合物料的燃燒性、燃爆性和冶煉性都提前進行試驗,選出符合高爐"胃口"的組合,真正把入爐料"細"做成了價格實惠、"營養"全面的"經濟"套餐。
通過"粗糧"細做,"吃"著低價料的燒結、高爐,運行狀態日趨穩定。6月份燒結噸礦成本在比4月份降低50元的同時,燒結礦品位穩定率和堿度穩定率分別較4月份提升了6.25%和3.06%。高爐車間大幅降低了價格較高的球團礦使用量,而價格較低的自產燒結礦使用量一個月間提高了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燃料結構也進一步優化,山西焦、無煙煤比例均由4月份的60%降到了6月份的30%,其中價格較高的寧夏無煙煤比例由30%降低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