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保“后遺癥” 銀行追債鋼貿商訴訟直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鋼貿行業不景氣,近期出現銀行集中訴訟鋼貿企業。 8月15日,原定于上午開庭的光大銀行(601818)金山支行和上海翹首鋼鐵貿易、上海欣翰金屬材料等近10家鋼貿企業訴訟延期,這也標志著…
8月15日,原定于上午開庭的光大銀行(601818)金山支行和上海翹首鋼鐵貿易、上海欣翰金屬材料等近10家鋼貿企業訴訟延期,這也標志著8月6日以來,金融機構與數十家鋼貿企業第一波的借款糾紛官司暫告段落。
記者通過跟蹤富源典當、寶富典當、建設銀行(601939)、民生銀行(600016)、光大銀行借貸案件的開庭和調解,直擊了這場金融機構與鋼貿商的集體訴訟。
在這十天里,建設銀行與鋼貿商簽訂了和解協議,同意鋼貿商在未來數月分期償還貸款;民生銀行本來即將開庭的案件進入調解程序;光大銀行則申請了延遲開庭,稱與鋼貿商還有協商空間。
鋼貿行業的陰霾仍難言褪去。據了解,上海鋼貿商集聚在數十家鋼材市場內,8月4日,逸業鋼材市場老板被上海經偵抓捕,市場停止運轉;8月9日,記者來到被光大起訴的弘誠鋼材市場,驚奇發現該市場已經改弦更張做起了建材,原有鋼貿企業悉數散盡;同樣,涉光大貸款案的幾家鋼貿企業所在的青浦一家鋼材市場也已處于危機中。
記者期間發現,不少涉案的鋼貿企業法院已聯系不上,甚至出現了因找不到鋼貿商相關當事人而取消庭審、調解的現象。
不過鋼貿貸款危機發生以來,政府、監管、銀行已引起高度重視,各方積極行動以解決問題。一位銀行人士表示,他們對鋼貿貸款目前已較為謹慎,但并非一刀切,鋼貿行業仍存在信譽良好、運營較好的企業,對它們仍然會積極支持。
危機留給企業、銀行的還有反思。對于銀行而言,過去兩年為沖業績沖規模,對鋼貿企業過度授信,風控門檻下降,為今天的困局埋下了種子。
收貸博弈?
訴訟中,銀行和鋼貿商的博弈才真正開始。
8月9日,建設銀行訴上海鋼閩金屬、上海銀頓貿易、上海鋼焰貿易、上海閩宏實業一案在楊浦法院開庭,調解剛開始,雙方便陷入爭吵,爭議的焦點是“建行員工欺騙”。據鋼貿商介紹,上述四家企業共同向建設銀行借貸近千萬元,每家100-200萬,四家企業被要求互相擔保。
今年上半年上述貸款即將到期,鋼貿行業的不景氣在今年進一步惡化,建設銀行信貸員密集聯系四家鋼貿商,發現上海鋼閩的資金狀況最差。其他三家鋼貿商認為,“因為是互保,我們還貸后,如果鋼閩貸款還不出來,我們仍然要代償”。
因此三家鋼貿商讓建行先和鋼閩溝通。此后不久,建行信貸員告知三家鋼貿企業,鋼閩已償還貸款,三家企業隨即也償還了貸款。
但8月初,一張法院傳票被送至三家鋼貿商,起訴理由是,鋼閩貸款并未償還,他們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三家鋼貿商頓感被騙。在8月9日的調解上,爭吵持續接近3個半小時。建行最終同意和解,鋼閩在之后的幾個月分期償還貸款,另計利息。
相比之下,弘誠鋼材市場一負責人稱光大銀行的收貸方式似乎更為隱蔽。
這位負責人介紹,去年9月份弘誠鋼材市場開業后,光大銀行金山支行信貸人士帶著6家鋼貿商到鋼材市場,稱“要給鋼材市場介紹客戶”,條件是鋼材市場給這幾家鋼貿商4000萬續貸做一下擔保,之后這幾家鋼貿企業的商鋪和鋼材存貨都會進入市場。
“最近我接到傳票,我們和那幾家鋼貿企業一起被光大起訴了。但那幾家鋼貿商人和貨都沒有進來。”上述負責人稱。
8月15日,原定于上午在金山法院的開庭被延期。法院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原被告雙方都有此要求。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雙方在協商,一個方案是,6家鋼貿企業現金還款1000萬,之前財產抵押有2000萬,重慶一家擔保公司代償1000萬。
記者就上述訴訟情況向光大銀行金山支行核實,對方一位相關人士回應記者,“周一開會已重申,新聞采訪需要上海分行答復”。光大上海分行則表示,目前案子處于司法過程中,不宜發表評論。
相比光大、建行,另一家國有大行在收貸前,資金則早已被企業挪用。8月10日,一家國有大行起訴滬上一五金、建材、建筑企業。據了解,該銀行前兩年總計給予企業1.5億元貸款授信,截至上半年有1.3億貸款逾期。
該銀行訴訟稱,在取得貸款后,企業將貸款以“其他應收款”方式給予了該企業建筑的總承包商,后總承包商將錢轉移到了該企業下面的房產公司,目前貸款已經逾期。
“鋼材市場”洗牌
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市場八個品種鋼材價格均不斷下跌,主產品螺紋鋼、中厚板價格在4000元左右,而去年底還在4300-4500元/噸。“鋼貿商沒有生意會虧錢,做貿易虧得更多。”上述典當行案中的一家鋼貿商對記者稱。
比低迷鋼市更危險的是鋼貿商的信譽下滑。根據記者了解,鋼貿商違規貸款主要有三種途徑,包括鋼材重復質押、鋼材市場擔保后抽取資金、互倒交易擴大交易量。這幾種途徑目前均已在鋼貿案件中暴露,鋼貿商信譽急跌。
“不少鋼貿商通過質押鋼材向國有企業借入資金,月息1分多,這條資金鏈也比較危險。”上述鋼貿商稱。
8月4日,位于周家嘴路的逸業鋼材市場老板被上海經偵抓捕,該老板通過提供擔保方式,讓鋼材市場內的鋼貿企業向銀行、典當行貸款,再從鋼貿商手中借走這些資金,目前該鋼材市場基本停止運轉。
無獨有偶,8月9日,記者趕赴位于上海金山的弘誠鋼材市場,輾轉才問到公司所在地,原因是去年9月成立的弘誠鋼材市場已經不復存在,而是改弦更張為弘展建材市場,空蕩的市場幾乎不見鋼材存貨和鋼貿商戶。
目前,弘展只有零星幾家建材商戶開門,一家建材商戶告訴記者,這邊的房租較為便宜,“我們年初從嘉定的鋼材市場搬過來,主要看重房租便宜,先放一下貨”。
一位熟悉弘誠鋼貿市場的鋼貿商告訴記者,該市場在一股份銀行有數千萬授信,但因為鋼市不景氣和貸款官司,至今沒有貸出來。目前,只有抵押鋼材市場土地獲取幾千萬的貸款以維持運營。
弘展近期曾向其他銀行提出貸款,但一家銀行就拒絕了放貸。而據上述弘誠負責人稱,該市場擔保的幾家鋼貿企業之前所在的青浦一家鋼材市場已經處于危機階段。
鋼貿行業的問題也在引起更多部門關注。記者獲悉,8月14日,相關部門已經召集銀行開會,探討防范和化解鋼貿貸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