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銹鋼市場低迷 上游鉻礦話語權反提升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以前中國的鉻鐵生產商被原料供應商牽著鼻子走,沒有議價權,甚至礦種的選擇上也沒有話語權,礦差一點也得要。但是現在腰板都挺直了,供應品種、供應商、供應方式、配礦比例都可以自主選擇,有…
“以前中國的鉻鐵生產商被原料供應商牽著鼻子走,沒有議價權,甚至礦種的選擇上也沒有話語權,礦差一點也得要。但是現在腰板都挺直了,供應品種、供應商、供應方式、配礦比例都可以自主選擇,有了話語權,供應更加充足和穩定”。作為一家鉻礦產品100%出售給中國的鉻礦生產商,塔瑞薩公司的CEO屠昆對當前鉻礦市場供需形勢的變化頗為敏感。
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鉻礦生產國和出口國——南非,面臨著供應過剩、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對手增多等諸多難題。
而每年96%以上的鉻礦依賴于進口、在全球鉻礦消費中排名第二的中國,今年上半年卻因不銹鋼需求的持續低迷,鉻礦和鉻鐵進口量均出現了明顯下滑。
屠昆在8月9日的“2012年鎳鉻錳硅國際市場研討會暨鎢鉬釩鈦2012年會”上直言,全球鉻礦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給中國帶來了積極影響,讓一度沒有話語權的中國鉻鐵生產商擁有了一定話語權。
據悉,鉻礦主要用于化工、鑄造、耐火及冶金行業,其中,在冶金方面,鉻礦被用于高、中、低鉻鐵的冶煉,是生產不銹鋼不可替代的原料。今年以來,中國不銹鋼需求持續低迷,直接導致了不銹鋼原料需求的下滑和原料價格的低位徘徊。
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鉻礦443萬噸,較2011年上半年進口的500萬噸,同比減少了11.4%;此外,2012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鉻鐵72.46萬噸,較2011年上半年進口的98.75萬噸,同比減少銳減約27%。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全球第一大鉻鐵消費國和第二大鉻礦消費國,同時鉻礦96%以上還依靠進口,中國鉻礦、鉻鐵進口需求的下滑,給全球鉻礦、鉻鐵供需形勢帶來了直接影響。
南非作為全球第一大鉻礦生產國和出口國,其所受的需求下滑影響尤為明顯,屠昆介紹說,今年南非的鉻礦商面臨著中國需求的放緩,再加上本身供應過剩、生產成本上升、競爭對手增多等困境,不得不“在夾縫中求生存,競爭力大大降低”。
據其介紹,南非的開礦門檻比較低,且開礦投入比較少,低準入門檻相應造成了供應過剩,產量的擴大帶來了整個行業的危機。同時,南非的環境監管越來越嚴格,環境成本越來越高,
再加上一直存在的物流瓶頸,面對著土耳其等國逐漸強勢的鉻礦競爭,南非鉻礦商的競爭力日益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屠昆表示,中國鉻鐵行業近年來發生了“生產企業大型化集中化、設備大型化先進化環保化、產業結合緊密化區域化、用料統一化”的變化,而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將對中國市場的穩定起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