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政策不應對鋼鐵業寬松
來源:財經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金融危機國內鋼價觸底反彈3年后,國內鋼價再次探底,已接近18年前水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稱,鋼鐵業真正走出寒冬,一定要有不具競爭力的企業退出市場,這就要求政…
在金融危機國內鋼價觸底反彈3年后,國內鋼價再次探底,已接近18年前水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稱,鋼鐵業真正走出寒冬,一定要有不具競爭力的企業退出市場,這就要求政策上要有一貫性、精細化,不要有所寬松。
王曉齊30日做出上述表述。他認為,目前有利于鋼鐵行業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倒逼機制正在形成。
中國鋼鐵行業正經歷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進入7月以來,中國鋼鐵行業的虧損情況有所加劇,7月當月行業虧損19億元,虧損額環比擴大17億元。據中鋼協數據,今年1-7月,中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僅為噸鋼1.68元,上半年也只有6.8元,而去年這一指標約為118元,相差近70倍。
中鋼協上周數據顯示,綜合鋼材指數已降至103.28點,其中板材指數為100.44點。該指數是中鋼協以1994年4月中國鋼材價格水平作為基準100點,為反應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走勢而設立的。
此前鋼鐵上市公司的上半年財報一篇慘淡,馬鋼巨虧近19億,山東鋼鐵虧損9.96億,杭鋼股份虧損1.07億,已公布半年報的17家鋼鐵公司實現凈利潤-11.20億元,去年同期為46.39億元。武鋼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1.54%;凈利潤同比減少88.99%。寶鋼則通過出售不銹鋼、特鋼業務實現盈利,但實際經營利潤卻同比下降59.80%。
上半年,中鋼協會員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0.13%,1-7月份則下降到0.03%。
王曉齊稱,鋼鐵全行業的艱難主要因為需求減少,今年上半年鋼材消費同比減少1200萬噸。他解釋稱,目前鋼協對于社會鋼材庫存的統計數據只占全國實際情況的20%左右,據此估算全國鋼材庫存來看,鋼材的實際消費同比降低3.6%左右。
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鋼鐵企業的生產卻并未放緩。8月中旬,中國粗鋼產量依然維持在每天193萬噸,基本接近過去最高200萬噸的水平。
“中國鋼鐵產能已超過9.4億噸,產能利用率僅有70%,產能過剩仍是造成鋼鐵業困難的深層次原因之一。”王曉齊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泰國對中國產冷軋不銹鋼發起反傾銷調查 下一篇:包鋼以資源利用撬動再發展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