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1-7月鋼鐵業運行分析及三季度走勢預測
來源: 阿里巴巴冶金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世界鋼鐵生產低速增長1-7月,全球粗鋼產量89540萬噸,同比增長1%。其中:7月份產鋼12974萬噸,同比增長2%。1-7月,生鐵產量69045萬噸,同比增長1.6%。從地區看,1-7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的…
一、世界鋼鐵生產低速增長
1-7月,全球粗鋼產量89540萬噸,同比增長1%。其中:7月份產鋼12974萬噸,同比增長2%。1-7月,生鐵產量69045萬噸,同比增長1.6%。
從地區看,1-7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的主要有北美洲、亞洲,分別增長5.5%和1.8%;同比下降的主要有歐盟27國、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別下降4.6%、27.5%和3.4%。1-7月,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國家粗鋼產量同比略有降低。
二、我國鋼鐵生產維持高位、效益下滑
(一)鋼鐵產量維持高位
1-7月,全國累計粗鋼產量41946萬噸,同比增長2.1%,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8.2個百分點。其中: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產鋼34876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小鋼鐵企業產鋼7070萬噸,同比上升14.1%。7月份,全國日均粗鋼產量199萬噸,相當于全年7.26億噸水平。
1-7月,累計進口鐵礦石42488萬噸,同比增長9.1%。其中:7月進口鐵礦石5787萬噸,環比減少44萬噸。
(二)原材料及產品價格下滑
7月份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持續下滑,8月末TSI指數鐵礦石價格跌破100美元/噸,報收99.6美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0%。7月份,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螺紋鋼由月初的4089元/噸跌至月末的3700元/噸,降幅9%;線材由4107元/噸跌至3765元/噸,降幅8%;中板由4107元/噸跌至3763元/噸,降幅8%;熱軋板卷由4220元/噸跌至3876元/噸,降幅8%;冷軋板卷由4819元/噸跌至4630元/噸,降幅4%。
(三)鋼鐵企業效益下滑
上半年,鋼鐵行業利潤總額664億元(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23.85億元),同比下降49.4%。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358億元,下降14.5%;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利潤249億元,下降68.1%。7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19.85億元,主業虧損已較為普遍,一些企業甚至實行“寧讓價格、不讓市場”的營銷策略,但部分創新驅動能力強、產品結構貼近市場、資源自給率較高的企業仍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三、三季度行業運行走勢預測
(一)鋼材市場仍將維持供大于求局面
受外圍市場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國內鋼材需求不旺。由于鋼鐵產能釋放較快,日產粗鋼水平處于近200萬噸/日高位,企業、社會鋼材庫存量較大,后期鋼材市場將繼續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場競爭激烈。考慮到三季度是鋼材消費的傳統旺季,預計鋼材市場需求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供求失衡壓力仍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鋼鐵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原料、產品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7月份以來,在國外鐵礦石擴產加速、國內消費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下,進口鐵礦石價格快速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下跌近40%。受海運費持續低靡和港口庫存量增加的影響,進口鐵礦石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鋼材價格經過短暫的快速下跌,盲目殺跌動力減弱,隨著國內經濟的企穩和鋼材消費旺季的到來,以及鋼鐵生產成本的限制,鋼材價格有望企穩,但總體處于低位波動運行。
(三)宏觀政策環境對市場影響逐步顯現
國家明確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繼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連續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實施結構性減稅、積極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等,在穩定國內經濟的同時,也有利于鋼鐵產業的發展。在全球鋼鐵消費平穩發展、國內經濟長期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的大環境下,鋼材消費量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保持較高的水平,這也是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動力。
當前,我國鋼鐵產業處于高成本、低效益的發展階段,隨著鋼鐵產能的釋放,行業還將處于一段不景氣時期,促使產業結構調整的市場倒逼機制已經形成。在當前調結構、轉方式的大形勢下,鋼鐵產業要加強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競爭力,早日走出困境。
1-7月,全球粗鋼產量89540萬噸,同比增長1%。其中:7月份產鋼12974萬噸,同比增長2%。1-7月,生鐵產量69045萬噸,同比增長1.6%。
從地區看,1-7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的主要有北美洲、亞洲,分別增長5.5%和1.8%;同比下降的主要有歐盟27國、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別下降4.6%、27.5%和3.4%。1-7月,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國家粗鋼產量同比略有降低。
二、我國鋼鐵生產維持高位、效益下滑
(一)鋼鐵產量維持高位
1-7月,全國累計粗鋼產量41946萬噸,同比增長2.1%,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8.2個百分點。其中: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產鋼34876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小鋼鐵企業產鋼7070萬噸,同比上升14.1%。7月份,全國日均粗鋼產量199萬噸,相當于全年7.26億噸水平。
1-7月,累計進口鐵礦石42488萬噸,同比增長9.1%。其中:7月進口鐵礦石5787萬噸,環比減少44萬噸。
(二)原材料及產品價格下滑
7月份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持續下滑,8月末TSI指數鐵礦石價格跌破100美元/噸,報收99.6美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0%。7月份,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螺紋鋼由月初的4089元/噸跌至月末的3700元/噸,降幅9%;線材由4107元/噸跌至3765元/噸,降幅8%;中板由4107元/噸跌至3763元/噸,降幅8%;熱軋板卷由4220元/噸跌至3876元/噸,降幅8%;冷軋板卷由4819元/噸跌至4630元/噸,降幅4%。
(三)鋼鐵企業效益下滑
上半年,鋼鐵行業利潤總額664億元(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23.85億元),同比下降49.4%。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358億元,下降14.5%;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利潤249億元,下降68.1%。7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19.85億元,主業虧損已較為普遍,一些企業甚至實行“寧讓價格、不讓市場”的營銷策略,但部分創新驅動能力強、產品結構貼近市場、資源自給率較高的企業仍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三、三季度行業運行走勢預測
(一)鋼材市場仍將維持供大于求局面
受外圍市場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國內鋼材需求不旺。由于鋼鐵產能釋放較快,日產粗鋼水平處于近200萬噸/日高位,企業、社會鋼材庫存量較大,后期鋼材市場將繼續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場競爭激烈。考慮到三季度是鋼材消費的傳統旺季,預計鋼材市場需求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供求失衡壓力仍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鋼鐵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原料、產品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7月份以來,在國外鐵礦石擴產加速、國內消費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下,進口鐵礦石價格快速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下跌近40%。受海運費持續低靡和港口庫存量增加的影響,進口鐵礦石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鋼材價格經過短暫的快速下跌,盲目殺跌動力減弱,隨著國內經濟的企穩和鋼材消費旺季的到來,以及鋼鐵生產成本的限制,鋼材價格有望企穩,但總體處于低位波動運行。
(三)宏觀政策環境對市場影響逐步顯現
國家明確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繼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連續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實施結構性減稅、積極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等,在穩定國內經濟的同時,也有利于鋼鐵產業的發展。在全球鋼鐵消費平穩發展、國內經濟長期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的大環境下,鋼材消費量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保持較高的水平,這也是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動力。
當前,我國鋼鐵產業處于高成本、低效益的發展階段,隨著鋼鐵產能的釋放,行業還將處于一段不景氣時期,促使產業結構調整的市場倒逼機制已經形成。在當前調結構、轉方式的大形勢下,鋼鐵產業要加強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競爭力,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