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偉:科技創新助力 鋼鐵大省走向鋼鐵強省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編者按在9月8日上午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特邀報告會上,省長張慶偉,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清華大學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張首晟,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國家減災委…
編者按在9月8日上午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特邀報告會上,省長張慶偉,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清華大學“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張首晟,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史培軍分別作了《用科技創新促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創新在中國》、《災害風險科學與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報告。報告主題鮮明、觀點新穎、針對性強,充分體現了“大科普、學科交叉、為舉辦地服務”的年會宗旨,對于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今天,本報對報告內容進行報道,以便讀者學習探討。
在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特邀報告會上,省長張慶偉作了題為《用科技創新促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報告。張慶偉在報告中指出,科技創新帶來了鋼鐵業的繁榮發展,科技創新在鋼鐵產業結構調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快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必須堅持需求牽引、創新驅動,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使鋼鐵業在轉型升級中提升競爭力。河北鋼鐵產業未來發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走出一條鋼鐵業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子,用科技創新促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進而實現由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的轉變。
張慶偉在報告中說,鋼鐵素有“工業糧食”之稱,是一個國家的筋骨,是一個民族的脊梁。鋼鐵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鋼鐵是科技推動和催生的文明成果。從最早的海綿鐵、坩堝煉鐵法到高爐煉鐵法,從最早的炒鋼法到近代的平爐法、轉爐法、電爐法煉鋼,每一次冶煉技術的重大突破都把鋼鐵產業的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次,我國鋼鐵產業伴隨科技創新不斷發展壯大。上一個世紀,幾乎所有的新興國家,都把鋼鐵產量的提高作為國家強大、經濟發達的標志。科技創新支撐了中國鋼鐵產業的快速發展。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鋼鐵有力支撐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再次,科技創新鑄就了河北的鋼鐵產業。河北的煤炭、鐵礦資源豐富,發展鋼鐵產業得天獨厚,自古以來就以“冶鐵”見長。改革開放以后,河北現代鋼鐵工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產生了機械化煉焦、立式連鑄、空氣側吹轉爐煉鋼、含釩生鐵冶煉及釩提取等一系列對全國鋼鐵產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新技術。河北的鋼鐵產業不僅成為區域乃至全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原材料供應基地,也成為河北第一大支柱產業。
張慶偉表示,面對日益加劇的資源、環境、市場和政策約束,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已成為整個鋼鐵行業的共識。第一,加快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國內外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對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倒逼機制。主要表現是產能嚴重過剩、節能減排壓力加大、資源成本上升、下游用鋼需求減弱。第二,加快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鋼鐵產業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以河北為例,雖然鋼鐵產業已具備較大體量,但仍處于規模效益型的發展階段,粗放型特征明顯。自主創新能力弱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技術裝備水平低制約了產品質量層次的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已經影響到產業生存。第三,加快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面對日益多樣化、高端化、精細化的鋼鐵市場需求,面對新材料等鋼材替代品的廣泛應用,依靠科技創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開發新產品、搶占新市場已成為國內外先進鋼鐵企業求生存的主要戰略選擇。近年來,河北省積極推動科技與鋼鐵的緊密結合,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合作,研發了非晶帶材、熱等靜壓裝備等一批高端產品,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非晶帶材工業化生產技術的國家。會同科技部、國家鋼鐵研究總院組織實施了曹妃甸大鋼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成了國內第一座5500立方米特大型高爐,創造了國內鋼鐵產業發展的“六個第一”。開展了高爐余壓發電、煤氣回收及綜合利用等20多項先進適用技術的示范應用。科技創新正在加速滲向鋼鐵產業發展的整個鏈條。
張慶偉指出,河北的鋼鐵產業當前已經到了一個調整轉型、上檔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既是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河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方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安全生產為保障,整合重組提高一批、淘汰落后拆除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沿海布局壓減一批,進一步控制產能總量、做大企業規模、優化產業布局、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污總量、提高綜合競爭力,使河北的鋼鐵產業真正成為布局合理、技術領先、產品優質、綠色環保、效益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行業,實現由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的新跨越。河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式是: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著力在六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走減量化發展之路,大幅壓減鋼鐵產能;二是走集團化發展之路,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三是走集約化發展之路,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四是走效益型發展之路,提升產品質量檔次;五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六是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延伸拓展產業鏈條。河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路徑是:堅持把科技創新貫穿到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全過程,推進河北的鋼鐵產業可持續發展。第一,優化是方向,必須不斷加快鋼鐵產業技術改造步伐;第二,企業是主體,必須鼓勵支持鋼鐵企業推進科技創新;第三,能力是基礎,必須大力提升鋼鐵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第四,人才是關鍵,必須加大培養引進專業科技人才力度;第五,制度是保障,必須建立完善支撐科技創新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