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并軌方案兩大改變 向市場化又邁進一步
來源:新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悉,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煤炭價格并軌方案已上報,有望在年底出臺。此次煤炭價格并軌方案能給帶來什么新變化?難解的電煤改革能否露出生機?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是煤炭價格并軌的最佳時期,這…
新方案兩大改變
此次方案內容包括:自2013年煤炭產運需銜接方案起,重點電煤合同將過渡到2至5年中長期合同。中長期電煤合同由供需雙方按基準價加自動調整方式定價。其中,基準價由發改委確定。鐵路運輸要重點保障新長協機制運力。這一方案重提煤電聯動,與此前5%的浮動相比,此次煤電聯動控制在10%區間內,即周期內平均煤價較上一周期變化幅度超過10%,不再實行煤電聯動,發改委將干預煤電價格。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行業分析員對記者表示,這一方案有兩大改變,一是將重點電煤合同的期限從一年期過渡到2-5年期;另一個是將煤電聯動5%的浮動范圍擴大到10%。
向市場化邁了一步
目前,我國電煤價格實行的是重點合同電煤價格和市場煤炭價格雙軌制。雙軌制初衷是以行政手段將重點合同電煤價格限制在較低水平,應對近幾年煤炭價格快速上 漲給電價帶來的沖擊。今年以來,市場煤炭價格一直處于下滑狀態,目前市場煤與重點合同煤之間價差幾乎消失。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是煤炭價格并軌最佳時期。
針對并軌方案,業內人士認為,重點電煤合同由過去1年過渡到2年以上中長期合同,這較之前是一個進步。盡管我國自2005年開始啟動煤電聯動,但實際上并未嚴格執行,煤炭和電力價格一直以來缺少可執行的聯動機制。因此,如果煤價并軌與電價改革不能同步進行,煤價市場化始終難以完全實現。
南華期貨高級總監楊光明表示,煤價是電價的成本,由于電價改革涉及的面更廣,各方面利益更難理順,所以要先將煤價形成機制理順,此次煤炭價格并軌方案向市場化又邁進了一步。
煤炭資源稅改推進遇阻
談到煤炭價格并軌,就不能不提到煤炭資源稅改革。不過,從去年11月進入實質的啟動的資源稅改革“從價計征”并沒有全面鋪開,煤炭仍“從量計征”,“從價計征”的只有石油和天然氣。
南華期貨高級總監楊光明表示,資源稅改革擴至煤炭成關鍵。在下半年煤炭需求底部徘徊、煤價仍處低位、煤企經營依舊困難的情況下,推進煤炭資源稅改革阻力比較大。
中國煤炭市場嚴重產能過剩,供大于求。截至7月末,全社會煤炭庫存3.52億噸,比年初增加3022萬噸,增長9.4%。秦皇島煤炭網的信息顯示,截至12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報收630元/噸,比前一報告周期上漲了2元/噸,但仍處于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