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業聯保貸款頻受阻 跑路潮致擔保風險屢發
來源:經濟導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場突如其來的擔保風暴,令多家銀行對聯保、互保貸款業務的興趣大減。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南方頻頻出現鋼貿企業被銀行訴至法院事件,起源均是公司為其他貿易商進行了聯保。 鋼…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南方頻頻出現鋼貿企業被銀行訴至法院事件,起源均是公司為其他貿易商進行了“聯保”。
“鋼貿企業比較集中,往往在向銀行貸款時通過相互擔保的方式滿足授信條件。”
15日,在泰安經營鋼材生意的某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峰在電話中向導報記者表示,“不過,一旦這個聯保群體中有一家破產或者跑路,各擔保方都要承擔還款責任,被銀行追責。”
在鋼材市場冷清的大背景下,上述事件多發,也令銀行對聯保、互保貸款業務進行反思。一家股份制銀行濟南分行信貸部經理向導報記者表示,“風險發生后,如果多戶聯保,各商戶對于還款金額、時間都會有爭議,短期之內銀行很難拿到錢,所以現在銀行做此類業務積極性有所下降。”導報記者隨后調查發現,部分銀行確實對聯保、互保貸款設立了重重障礙,使得企業難以通過此渠道貸款。
會消失,還是會改進,成為這個曾經為銀行和企業帶來諸多便利的業務“明星”所要面對的抉擇。
風險顯現
“今年是鋼貿商最困難的一年。”劉立峰對導報記者說,低迷的鋼材行情令公司難以賺得利潤,同時不斷收緊的融資鏈也讓企業頗為難受。據其介紹,此前他曾與多家銀行溝通,尋求貸款,但是得到的多是拒絕。“不是要求拿房產抵押,就是要求找大企業擔保。而且即使找到擔保,銀行也會非常謹慎,甚至會押后辦理。”
山東泰山鋼材大市場黨委書記于維利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泰山鋼材大市場共從23家銀行貸款174億元,目前,已經有4家股份制銀行有抽走貸款的打算,一些國有大型銀行也出臺了不利于鋼材市場的政策。
上述銀行信貸經理向導報記者表示,銀行的擔憂來自于近期頻發的鋼貿商跑路后遺癥。“有鋼貿企業跑路后,留下一堆債要為其擔保的企業承擔,但是這些企業本身也是鋼貿企業,資金受困,很可能在追債的過程中又出現破產或跑路,有風險放大的趨勢。”
這讓銀行不得不靠法律手段以保證資產安全。據悉,僅9月10日一天,上海市金山區法院就開庭審理了光大銀行(微博)上海金山支行訴包括上海辰世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正韓鋼鐵貿易有限公司、上海軒展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在內的近20余家鋼鐵貿易企業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而在隨后的11日,又有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同上海惠錦鋼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永廉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就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以及保證合同糾紛進行調解。
聯保貸受考問
“銀行聯保業務的初始目的是想在保障風控的同時,增加業務量。”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王常齡對導報記者說。
據了解,聯保貸款最早出現在10多年前,是當時中國農業銀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針對農戶推出的一種貸款方式。由于農戶缺少抵押物,銀行為了控制風險,要求農戶在貸款時找一家農戶或者幾家農戶為其擔保,一旦出現還不上貸款的情況,就由其他農戶承擔還款連帶責任。
由于業務便利,這一方式隨后被當做商業銀行的創新和經驗廣泛在各行業運用,鋼貿企業逐漸占據主流。公開資料顯示,鋼貿行業從2000年開始采用聯保互保的融資模式,到2009年這一融資模式達到頂峰。2011年,全國鋼材貿易貸款1.89萬億元,同期全國貸款總額54萬億元,鋼材貿易貸款在整個銀行貸款中的比例高達3.5%。而隨著今年6月以來鋼材價格連續下跌以及銀行放貸收緊,鋼貿行業的貸款違約問題在近日集中爆發。
實際上,在聯保貸款風險爆發后,銀行也在反思。上述信貸經理向導報記者表示,聯保貸款在一戶出現風險后,幾戶擔保方往往會推諉扯皮,不愿償還擔保份額,往往造成資金延遲,時間長了也會給銀行造成損失。
王常齡表示,“由于是聯保聯貸,即A、B、C、D四家企業每家可以貸1000萬元,不過背負的風險卻是3000萬。一個群體中,如果有兩家倒掉,其余兩家基本就完了。”
銀行積極性下降
導報記者發現,在風險驟發以及自身考量的背景下,部分銀行如今對聯保貸款的業務興趣大幅下降。
14日,導報記者以家電銷售代理商的身份電話聯系招商銀行濟南分行、中信銀行濟南分行等多家銀行信貸經理,除民生銀行、華夏銀行表示聯保貸款業務可以申請外,其余銀行均有諸多限制。如招商銀行表示只有省級代理商與其簽訂商圈準入后,才能辦理相關貸款,同時由于按照新規定,企業存貨不能按照資產計算,貸款規模將受到較大限制。中信銀行的信貸員則表示,幾戶聯保的貸款不好控制風險,其只與銀行商城旗下的商戶有類似合作,目前該行對于小企業貸款僅支持房產抵押,如沒抵押物難以放貸。
“農業銀行、農信社在聯保貸款方面應該會松一些,因為他們偏重三農產業,而這些企業都缺乏抵押物,其余銀行做聯保貸款的積極性都不高。”一家國有銀行高新支行的人士向導報記者表示。
不過導報記者15日從濟南維爾康肉類水產品批發市場走訪了解到,目前企業貸款并未受限,互保、聯保方式依然可以順利貸款。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銀行聯保貸款業務需要調整以降低風險,如一組企業互保,每次只允許一戶借款,還清之后才可下一戶再借;或者互保企業的業務景氣不相關或負相關。
王常齡認為,在調整貸款產品的同時,更應意識到金融對市場的支撐作用,如果采取逆周期的信貸管理模式和思維,而不是一味地為了控制眼下的風險而進一步緊縮貸款或者逼企業還債,可能會是解決這類問題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五劑效應”促使鋼材價格上漲 下一篇:鋼價“顧影自憐” 成交量并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