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庫存造假 給鋼鐵業及銀行業又一拳重擊
來源:財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資銀行和企業不安地發現:違約廠商用作貸款抵押的鋼材庫存實際上并不存在。隨著中國經濟放緩,鋼材需求下滑,鋼材價格已跌至近三年的最低水平,導致鋼廠和貿易商難以償還在經濟增速高達兩位…
中資銀行和企業不安地發現:違約廠商用作貸款抵押的鋼材庫存實際上并不存在。隨著中國經濟放緩,鋼材需求下滑,鋼材價格已跌至近三年的最低水平,導致鋼廠和貿易商難以償還在經濟增速高達兩位數的年代累積下來的4000億美元債務。
中國各地的違約率已經上升,而銀行發現,拿著貸款質押的鋼材倉單是找不到成堆鋼材的。業界消息人士稱,中國監管當局正在調查一系列此類案件:在這些案件中,要么倉單只是空頭支票,要么鋼材庫存歸屬于第三方企業,要么庫存已被抵押給多家銀行作為貸款擔保。
中國鋼材產量約占全球45%,并且擁有超過2億噸過剩產能。庫存造假的現象不僅給低迷的鋼鐵業雪上加霜,對于背負著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大量壞賬的銀行系統而言,更是一杯難以下咽的苦酒。
上海一家鋼鐵企業的交易員表示,“我們目前所見的只是冰山一角,局面將變得更糟。需求疲弱、價格下跌和銀行信貸收緊將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上海市國資委稱,已于8月份向國有企業下發通知,要求他們核實與鋼材貿易商開展融資交易的金屬庫存倉單。
中鐵物資上海公司旗下寶楊路倉庫一位管理人員透露,警方已逮捕該倉庫的一名員工,正在調查該員工向貿易公司發送的鋼材庫存文件。
在寶楊路倉庫存放鋼材的上海閩路潤鋼鐵貿易有限公司的高層透露,中鐵物資上海公司使用鋼材庫存多次抵押以獲取貸款,涉及的倉單價值約3.8億元人民幣。
貿易商指,此類案件已導致一些貿易公司暫停涉及鋼材庫存倉單的交易,擾亂了國內的鋼鐵業務。
一家上海貿易商稱,“我們已經暫停營業好幾天了。我們擔憂,如果拿到一張虛假倉單,將無法從倉庫提貨。”
銀行方面也降低了倉單的信用額度。
一位中資銀行上海分行的經理稱,“倉單造假已經成為部分銀行面臨的難題,多數銀行提高了對現有庫存的監控,并暫時停止接受以鋼鐵庫存作為貸款擔保。”
鋼廠和終端用戶對貿易機構的依賴程度很高,需要借助這些機構實現鋼材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的轉移。貿易商通常會買斷鋼材,這樣可以確保鋼廠的現金流。終端用戶則可以從貿易商處購買少量鋼材,而不必跟鋼廠直接進行大批量的交易。
業界人士預計,目前上海已經曝光的案件中,涉及壞賬規模達到約50億元人民幣。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交易中心之一。
在另一處倉庫,上海寶鋼集團旗下物流部門將一間小辦公室出租給一家名為“上海億冶物資有限公司”的企業。上海寶鋼物流有限公司發言人Wang Xueying表示,有偽造文件稱億冶是該倉庫一部分鋼鐵庫存的所有者。
該發言人表示,上海億冶在與中鐵快運哈爾濱分公司、武漢中鐵伊通物流有限公司進行交易時,使用了上述文件。
發言人稱,兩家企業來到倉庫提貨時,發現億冶并非庫存的所有者。該案仍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