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仍是焦炭主旋律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9月初以來,在歐洲央行推出無限制購買債券計劃、國內發改委披露新一批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等事件的刺激下,國內焦炭期貨在經歷連續下跌后反彈。隨后美國推出QE3計劃,更是放大了全球市場的風…
9月初以來,在歐洲央行推出無限制購買債券計劃、國內發改委披露新一批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等事件的刺激下,國內焦炭期貨在經歷連續下跌后反彈。隨后美國推出QE3計劃,更是放大了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焦炭跟隨螺紋鋼出現年內以來最大單日反彈,但焦炭期貨連日以來的上揚幅度顯然不及后者。作為鋼鐵的下游行業,焦炭在去產能的時間點上要遠遠滯后。因此,此輪反彈更多是在受周邊品種帶動下的技術性超跌反彈,持續性較差。
供需矛盾激化
在焦炭價格下跌的同時,國內外焦煤價格也同樣表現出凌厲的下跌走勢,但是要遠遜于焦炭的跌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煉焦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從焦炭供給來看,在上游煤炭價格降幅有限及下游鋼鐵需求持續疲軟的雙重打壓下,焦化企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生產焦炭的積極性也明顯減弱,減產限產現象增多,在7月焦炭月度產量創下新高后,近兩個月開始連續回落,但即便掙扎在成本線上,產量的下降幅度還是遠未到位,今年以來的月均產量與粗鋼情況相似,一直處于歷史高位。
產量高企,但下游需求疲軟,國內港口焦炭庫存近來持續增加,根據上海鋼聯(300226,股吧)調查統計,截至9月10日,國內天津港(600717,股吧)焦炭庫存為192.5萬噸,較年初上漲近30%。煉焦行業減產動力不足,而下游鋼企產能過剩嚴重,去產能成為鋼鐵行業的當務之急,在原本就供過于求的產業背景下,煉焦行業前景相當堪憂,焦炭價格還沒有低到發揮有效配置資源、淘汰落后產能的功能,我們衡量其價格下跌到極限的標準是焦化行業落后產能被成功逼清。
由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我國不斷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嚴重抑制了對鋼材的消費,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同樣是全球性問題。未來隨著鋼企勢必的去產能進程,焦炭需求面臨只減不增狀況。今年1-8月我國焦炭出口較去年同比降幅達74%,國內市場由于鋼廠受經營壓力所迫,不斷降低對焦炭等原材料的采購力度,焦化企業只有通過壓低售價來減少庫存壓力,這種情況將持續較長時間,不會隨著全球性的貨幣刺激而改善。
鋼鐵行業持續低迷
根據中鋼協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上旬中鋼協會員企業粗鋼產量為156.5萬噸,旬環比增加2.9%,全國估算值為189.5萬噸,循環比增加1.2%,而此前的數據顯示,8月下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52.14萬噸,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87.15萬噸。可見鋼價稍一反彈,產量就上漲飛快,但對待近期鋼材價格的態度與焦炭一致,主要基于短期偏強氛圍下的超跌技術性反彈。現貨的供需關系并不能如2008年底大規模上馬投資項目時期般明顯改善,3-5年短經濟周期中投資和庫存周期同時見頂是改變整個行業供求格局的關鍵,同時考慮地方資金偏緊,樓市調控不放松,2012年底將會是拉開鋼鐵行業痛苦收縮的起點。在這樣的背景下,鋼鐵行業的下游原材料——鐵礦石和焦炭同樣面臨告別繁榮步入蕭條周期。
QE對商品市場刺激減弱
短期來看QE3確實提振了市場的風險偏好,但回顧前兩輪寬松政策的效果,可以發現QE對實體經濟刺激的邊際效應逐步遞減,這一特征在與外盤商品走勢并不緊密的品種上更是明顯,無法有效改善基本面的刺激措施,終將失去對價格的帶領作用。因此,市場最終要回歸供求,焦炭下行風險遠未釋放完畢,且價格見底的時間點會滯后于螺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