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鋼唱響創新主旋律 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彰顯實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導讀:廣大民營企業努力增強科學發展理念,加強自主創新,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成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生力軍。沈文榮:引領沙鋼唱響創新主旋律冒險、堅持…
導讀:廣大民營企業努力增強科學發展理念,加強自主創新,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成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生力軍。
沈文榮:引領沙鋼唱響創新主旋律
冒險、堅持、雷厲風行是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強悍性格的三個元素。在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中,他帶領沙鋼集團從一家小軋鋼廠,經過30多年的發展,嬗變成為擁有總資產1700多億元、主要工藝裝備均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年產鋼能力3500萬噸的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并成為中國內地自2009年以來連續3年唯一進入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多年來,被業界稱為鋼鐵沙皇的沈文榮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深化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引領企業實現了持續、穩健、高效發展。中國鋼鐵工業第三次革命的樣板
據了解,沙鋼初期只是一個生產規模很小的軋鋼車間。在沙鋼周圍幾百公里之內,就有寶鋼、蘇鋼、錫鋼、南鋼、馬鋼等一大批老大哥,一個集體性質的小鋼廠要想爭一碗飯何其之難。沈文榮分析中國建筑市場發育情況,認為鋼代木、鋼代鋁勢在必行,決定將鋼窗料作為主導產品,進行專業化、批量化生產。于是,窗框鋼首先成為沙鋼上世紀80年代的拳頭產品。窗框鋼很快就以質優價廉、貨源充足在市場上一炮打響,沙鋼也由此聲名在外。沙鋼先后改建、新建了7條鋼窗料專業化生產線,成為國內系列最全、規格最多、產品最新的窗框鋼重要生產基地,產量高達35萬噸,全國市場占有率65%。
然而,沙鋼人并不滿足,而是加快發展,大力引進國外先進設備,以加快企業的工藝裝備升級換代。上世紀80年代末,沈文榮決定以3000萬美元從英國比茲頓鋼廠引進75噸超高功率電爐煉鋼、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生產螺紋鋼。這在當時,可謂有把家底都砸進去的決心。在國內外同類項目建設周期需要30-36個月的情況下,沙鋼沒請一個外國專家,僅用23個月就實現了煉鋼、連鑄、連軋一次投產成功。1991年全線調試貫通,1992年產鋼14萬噸、材12萬噸。恰好這時,沙鋼正趕上市場興旺時機,不到兩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被國內冶金專家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第三次革命的樣板。
1993年,沙鋼建成了集世界先進技術于一體,號稱亞洲第一爐的90噸電爐。項目投產后使得沙鋼的工藝裝備和生產技術得以與國際行業標準接軌,電爐鋼噸鋼電耗、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產鋼量等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順利實現了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變。
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彰顯實力
沈文榮認為:沙鋼既要面向國內,敢與強手競爭,更要面向世界,參與國際同行競爭,具備抵擋復關之后發達國家產品沖擊的能力,具備沖出國境參與重新劃分國際鋼鐵市場格局的實力。而實現這種奇想只有一條路:實現企業的國際化,用最優良的技術裝備和最優秀的企業管理,實現最高檔的產品質量和最低廉的產品成本。
1996年10月,沙鋼與韓國浦項制鐵合資成立張家港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生產不銹鋼高端產品,開啟了從本土化向國際化轉變的步伐。為了實現這一轉變,沙鋼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進行企業的結構調整,投資150億元,在全國民營鋼鐵企業中第一個興建5米寬厚板和1700毫米熱卷板兩條現代化板材生產線為主體的650萬噸鋼板工程,使生產結構從長流程到長、短流程結合,產品結構從長材到扁平材轉變,鋼種從普鋼到優特鋼的轉變,并且進入了千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的行列。沙鋼還通過與江蘇淮鋼特鋼、鑫瑞特鋼、錫興特鋼等鋼鐵企業的并購重組,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升與國際著名鋼鐵企業對話協作的地位。
本世紀初,沙鋼將位于德國萊茵河畔的蒂森克虜伯鳳凰鋼廠整體搬遷到揚子江畔,并與世界著名的奧鋼聯開展技術合作,對引進的工藝裝備實施全面提升和創新,使之達到當時國際最先進水平。這項收購迅速改變了沙鋼以棒材、線材等鋼鐵產品為主,高附加值板材卻一直空白的產業結構,進入長流程生產線,沙鋼的產能因此躍升到1000萬噸級。
低碳經濟成為綠色增長點
鋼鐵企業往往被認為是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戶,屬于典型的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的高碳企業。然而,沙鋼在長期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堅持依靠科技創新,深化節能減排,著力構建了鋼鐵企業的循環經濟模式。
記者了解到,沙鋼率先將鋼鐵制造流程由資源——產品——廢物的單向直線型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圓周循環型,使鋼鐵企業既是鋼鐵產品的制造者,又是清潔能源的轉換者和社會廢棄物的耗用者,探索出一整套深化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新機制。十一五以來,沙鋼在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方面的投入超過50億元,依靠科技創新,形成五大循環經濟圈,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一直以來,沙鋼堅持實施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發展戰略,將信息化技術充分運用于企業的生產、組織、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產生了顯著的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綜合效益。目前,沙鋼96%的資源都得到回收利用,循環經濟的貢獻率達到了20%以上,低碳經濟已成為沙鋼綠色增長點。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沈文榮表示,將繼續帶領沙鋼高揚創新發展的主旋律,堅持科技領航,持續創新,將轉型升級作為沙鋼的立足之本,動力之源,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順利實現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美鋼企下調產量或利潤預期 下一篇:【本鋼】冷軋廠今年第二階段年修戰役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