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角度看鋼材價格中短期趨勢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鋼價暴漲,最大漲幅已超過500元/噸,部分資源成交明顯好轉,但一個比較怪異的現象是,在鋼價持續大漲,鋼貿商獲利較大的情況下,很少見代理商主動向鋼廠追加訂貨計劃的,是否表示鋼貿…
近期鋼價暴漲,最大漲幅已超過500元/噸,部分資源成交明顯好轉,但一個比較怪異的現象是,在鋼價持續大漲,鋼貿商獲利較大的情況下,很少見代理商主動向鋼廠追加訂貨計劃的,是否表示鋼貿商看跌后期行情呢?從鋼廠、流通企業、終端等鋼材產業鏈上最大的三個核心點進行調查,為大家闡述一下市場千變萬化背后的真正原因。
鋼鐵流通商:從筆者走訪部分現貨市場了解到,鋼貿商對于本輪鋼價突然暴漲的態度出奇的一致,認為是人為借機炒作的因素占據主導地位,其目的是希望通過一輪反彈清庫套現。而廣大的鋼貿商,也就借此機會,盡可能的在本輪價格高點出貨套現,很少有主動抄底囤貨行為;他們判斷這次的鋼價突漲,不具備可持續性。
主要原因在于下游用鋼企業的實質性需求并未好轉,房地產工地、鐵路、公路等主要耗鋼項目,其鋼材采購力度并無明顯的增加,繼續執行按需采購;僅有部分終端用戶在買漲不買跌慣性驅使下少量補庫。現貨市場依然維持低庫存操作手段,鮮有人大量增加庫存的,目前市場上資源有限、甚至部分資源出現規格斷檔也是促使鋼價不斷堅挺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句話,有人炒作,商家借機獲利,并不追漲。
終端工程:相對于鋼貿商的坦然面對,用鋼企業出現了不同的看法,有些終端認為這是鋼價觸底反轉,未來鋼價可能只高不低,于是選擇“買漲”,對部分消耗量較大的鋼材規格進行有限的備庫;這也就是現貨市場鋼貿商反應成交好轉的主要原因。
而另外一部分終端依舊表示繼續觀望,不會進行大規模的搶購;盡管今年以來國家為了穩增長推出一系列的經濟刺激計劃,大批鐵公基項目集中發布,但這些項目要想形成實質性需求,最早要到四季度,最新的萬億交通基建項目更是需要到來年3月份以后方可形成實際需求;所以短期內下游行業的用鋼需求不太可能出現集中式釋放,鋼價后期整體還將下跌。
鋼廠:對于鋼廠而言,應該是被坊間認為是本輪鋼價反彈的幕后推手,但時至今日,他們的處境也是十分的尷尬,多少有點為他人做嫁衣的感覺。從市場傳言來看,鋼廠聯手市場托盤商借著此前的諸多利好消息大幅推漲鋼價,希望借機清庫套現;然而當鋼價暴漲之后,下游的代理商和鋼貿商一邊盡情的套現獲利,另一面卻并未如預期般的追加訂貨,現貨市場上原本就不高的庫存量借此鋼價大漲機會進一步去庫存化。
對于鋼廠而言,可謂腹背受敵,前面是鋼價暴漲后代理商訂貨積極性不變,背后是原本低迷的鋼鐵爐料市場緊隨鋼價暴漲,目前鋼坯等原料價格漲幅甚至已經超過現貨價,原材料和成品鋼材輪番支撐上揚,使得鋼廠采購原材料的成本壓力劇增,這對需要現金支付的原材料采購的鋼廠而言,無疑增加了原料的資金占壓;加上下游市場訂貨量并無增加,其清庫和套現的預期幾乎均為達成,當然,其在期貨市場取得較大獲利足以彌補現貨市場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