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投資為何浪費驚人?
來源:網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寶鋼羅涇停產止虧,且上百億元打水漂的消息近日在網上不脛而走。 消息稱,寶鋼股份于2008年4月收購屬于寶鋼集團的上海浦東鋼鐵有限公司羅涇項目相關資產和業務,交割價為人民幣143.4億…
“寶鋼羅涇停產止虧,且上百億元打水漂”的消息近日在網上不脛而走。
消息稱,寶鋼股份于2008年4月收購屬于寶鋼集團的上海浦東鋼鐵有限公司羅涇項目相關資產和業務,交割價為人民幣143.4億元。
根據協議,收購余款目前還尚未付清,但工廠就已經停工。在寶鋼買入后,該項目連年虧損。
針對這一報道,9月24日,寶鋼管理層人士對媒體表示:“寶鋼羅涇廠絕沒有停產,而是鋼鐵產能的轉移。”但這個解釋顯然缺乏說服力。
寶鋼羅涇項目原計劃2010年達產后,效益將明顯提升。結果該項目上馬后開工不足5年,就陷入連年虧損的窘境,百億元投資打水漂,現在只能停產止虧。
由于該項技術所需原燃料、設備等條件相對苛刻且技術尚不成熟,因此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市場人士稱,這只是中國鋼鐵業投資浪費的冰山一角。
目前,人們對于由長官意志所造成的決策性浪費,似乎還沒有足夠的警醒。而實際上,由盲目拍板、錯誤決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時甚至比貪污受賄更嚴重。
一個大的鋼鐵項目往往是上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投資,一旦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是巨大的。
最近一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下滑,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充分。據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已近9億噸,實際生產了7.3億噸,閑置浪費了1.5億噸以上的產能。但即使生產7億多噸,也只銷售了6.85億噸。
2009年12月,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第9屆中國經濟論壇”上發言時指出,金融危機導致發展中國家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是中國經濟不可忽視的問題。
中國鋼鐵的產能多了2億噸,每1噸鋼鐵的投資是5000元,那就是1萬億元的浪費。
如果按照成思危發言中提到的計算方法,截至2011年年底,國內有1.5億噸的鋼鐵過剩產能,那么,就有7500億元投資浪費了。
世界銀行估計,中國“七五”到“九五”期間,投資決策失誤率在30%左右,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大約在4000億~5000億元。而“十五”到“十一五”期間,估計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將在原有基礎上翻一番。
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由于決策失誤,鋼鐵業造成的投資浪費要遠大于這些數字。
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盡管國內鋼鐵產能已嚴重過剩,但一些地方的鋼鐵投資項目仍未見放緩。
由于企業投資無法自抑、地方政府一揚再揚,使得整個鋼鐵產業仿佛再現中國式傳統產業的經典老路:先是利益的驅使一哄而上,然后是形成無序混亂的行業格局,最后是各個鋼鐵企業品嘗惡性競爭的市場惡果。
草率論證,盲目決策,靠大量投資來拉動增長的項目,實則是浪費國家財政和納稅人錢財之舉。該信息來源:海鑫信息
消息稱,寶鋼股份于2008年4月收購屬于寶鋼集團的上海浦東鋼鐵有限公司羅涇項目相關資產和業務,交割價為人民幣143.4億元。
根據協議,收購余款目前還尚未付清,但工廠就已經停工。在寶鋼買入后,該項目連年虧損。
針對這一報道,9月24日,寶鋼管理層人士對媒體表示:“寶鋼羅涇廠絕沒有停產,而是鋼鐵產能的轉移。”但這個解釋顯然缺乏說服力。
寶鋼羅涇項目原計劃2010年達產后,效益將明顯提升。結果該項目上馬后開工不足5年,就陷入連年虧損的窘境,百億元投資打水漂,現在只能停產止虧。
由于該項技術所需原燃料、設備等條件相對苛刻且技術尚不成熟,因此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市場人士稱,這只是中國鋼鐵業投資浪費的冰山一角。
目前,人們對于由長官意志所造成的決策性浪費,似乎還沒有足夠的警醒。而實際上,由盲目拍板、錯誤決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時甚至比貪污受賄更嚴重。
一個大的鋼鐵項目往往是上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投資,一旦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是巨大的。
最近一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下滑,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充分。據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已近9億噸,實際生產了7.3億噸,閑置浪費了1.5億噸以上的產能。但即使生產7億多噸,也只銷售了6.85億噸。
2009年12月,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第9屆中國經濟論壇”上發言時指出,金融危機導致發展中國家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是中國經濟不可忽視的問題。
中國鋼鐵的產能多了2億噸,每1噸鋼鐵的投資是5000元,那就是1萬億元的浪費。
如果按照成思危發言中提到的計算方法,截至2011年年底,國內有1.5億噸的鋼鐵過剩產能,那么,就有7500億元投資浪費了。
世界銀行估計,中國“七五”到“九五”期間,投資決策失誤率在30%左右,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大約在4000億~5000億元。而“十五”到“十一五”期間,估計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將在原有基礎上翻一番。
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由于決策失誤,鋼鐵業造成的投資浪費要遠大于這些數字。
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盡管國內鋼鐵產能已嚴重過剩,但一些地方的鋼鐵投資項目仍未見放緩。
由于企業投資無法自抑、地方政府一揚再揚,使得整個鋼鐵產業仿佛再現中國式傳統產業的經典老路:先是利益的驅使一哄而上,然后是形成無序混亂的行業格局,最后是各個鋼鐵企業品嘗惡性競爭的市場惡果。
草率論證,盲目決策,靠大量投資來拉動增長的項目,實則是浪費國家財政和納稅人錢財之舉。該信息來源:海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