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未來三年 煤礦企業控制在150個左右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三季度陜西省原煤生產量較一季度增加2465.43萬噸,增長27.04%;較二季度減少690.04萬噸,下降5.62%;較去年同期,增加2016.44萬噸,增長21.08%。從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占比觀…
三季度陜西省原煤生產量較一季度增加2465.43萬噸,增長27.04%;較二季度減少690.04萬噸,下降5.62%;較去年同期,增加2016.44萬噸,增長21.08%。從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占比觀察,三季度較一季度增加5.36個百分點,較二季度減少1.50個百分點,呈“山”字型曲線走勢分布。
截至三季度末,陜西省煤炭現庫存量居324.05萬噸高位,同比增加117.93萬噸,增幅57.21%。庫存總量中,國有重點煤礦占比為40.65%;地方煤礦庫存量占比為53.64%;央企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陜煤礦占比為5.71%。
三季度,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原煤產銷量環比下降、同比回落式增長;二是全省煤炭市場價格行情呈現前期環比市價持平和震蕩下跌交織顯現,中期環比、同比市價雙雙下跌,后期環比市價回歸弱勢持平、同比市價延續下跌;三是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煤礦死亡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雙下降。四是省內煤炭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局面未有較大改觀。
鑒于此,陜西省煤管局認為當前陜西煤炭市場“危”、“機”并存:即煤炭經濟運行處于下行階段,總體來看煤市需求疲弱,煤礦企業融資和資金流回流壓力加大、經營困難,但這正是煤炭行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實現產業良性發展的有利契機。
對此,陜西省煤管局提出:
一是按照國家對陜西省下達的2012年度煤炭產量預期目標實行主動調控,達到煤炭供求緊平衡,保障省內煤炭市場運行平穩有序。
二是在“十二五”后3年加快推進落后產能淘汰步伐。按照國家下達任務,陜西省將關閉小煤礦100處,淘汰落后產能煤礦200處以上,把煤礦企業控制在150個左右。有效解決煤炭生產和利用方式粗放、安全生產事故多發和易發、資源浪費、過度消耗、環境生態壓力加大等問題。
在實施下一個5年規劃期間,陜西省煤炭產業將會步入良性發展健康路子,真正確立大基地、大集團、大礦井、大通道“四大”特征的煤炭資源大省、產量大省地位。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