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鋼鐵礦石等原材料采購情況介紹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35億元短期融資券用于還貸,其募集說明書對公司的鐵礦石等原材料采購情況進行了介紹! ●R鋼股份生產過程中所用的主要原料為鐵礦石和…
近日,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35億元短期融資券用于還貸,其募集說明書對公司的鐵礦石等原材料采購情況進行了介紹。
馬鋼股份生產過程中所用的主要原料為鐵礦石和焦炭,主要燃料為煤炭。其中,原料的國內與國際采購均由馬鋼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原燃料采購中心)負責。目前,除在澳洲合資經營一處礦山,馬鋼股份自身在國內沒有礦山,生產所需鐵礦石全部外購。2011年公司鐵礦石采購量為2,077萬噸,其中,馬鋼集團供應289萬噸,占總采購量的13.91%。2012年1~6月公司鐵礦石采購量為1,042萬噸,其中集團采購量為178萬噸,占總采購量的比重為17.08%。
由于馬鋼集團每年可保證公司10-20%左右的礦石供應,公司能夠在進口礦受到船期、運力、碼頭、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保有一定比例的礦石儲備;同時,公司能夠按照計劃組織安排生產,不僅增加了進口礦石采購的談判籌碼,節約了存貨管理及生產成本,也保證了公司鋼材供應的穩定性。因此,馬鋼集團向公司供應部分礦石對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進口原材料采購上,公司采用直供采購模式,公司前期與國際礦企簽訂了長期合同對于每年的采購數量及品種予以大致約定,價格則為基于普氏指數擬訂的定價模式,同時根據市場情況輔以現貨交易。公司與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鐵礦石生產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直供關系,分別簽訂了5年、10年和25年的長期合同;二是大力構建多元化大物流體系,與長江、沿海港口以及有實力的國際海運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另外公司還在澳洲投資開辦合營礦山。
由于馬鋼集團礦山產量有限和國內礦石品位有限,公司外購鐵礦石主要依賴進口。2011年公司鐵礦石進口量約占總采購量的71.64%。為保證原料供應,公司于2006年9月與巴西淡水河谷簽署了長期鐵礦石供應合同,合同期為2006-2014年。根據合同,淡水河谷2009年向公司供應鐵礦石705萬噸,從2010年開始每年至少供應640萬噸。加之此前公司聯合國內幾家鋼鐵企業分別持股10%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成立合營企業經營吉姆布萊巴體礦山,確保了公司穩定的進口鐵礦石供應。另一方面,公司控股股東馬鋼集團也加大了國內礦產資源的開采力度,在建和尚橋等4個鐵礦并擴建和睦山采場,從而使馬鋼集團在2012年末有望達到400-420萬噸/年成品礦的生產能力。


在焦煤與焦炭方面,2011年公司采購量分別為656萬噸和215萬噸。2012年1-6月公司焦煤和焦炭采購量分別為288萬噸和92萬噸。多年來,馬鋼股份在煤焦采購方面堅持與國內大型煤炭企業建立戰略采購,穩定煤焦的供應渠道。目前公司與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團公司、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公司、焦作煤業集團公司、棗莊礦業集團公司、新汶礦業集團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煤炭戰略伙伴關系,2011年公司從以上煤炭供應商采購量約占煤炭采購總量的90%以上。
2009年,鐵礦石、焦煤、焦炭價格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部分緩解了國內鋼鐵企業的經營壓力。但進入2010年以來,上述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后即居高不下,加上鐵礦石進口協議礦定價周期短期化,公司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對此,公司通過實施“低價采購、高價放緩”的采購策略,對成本上升壓力予以控制。
2011年,鐵礦石價格基本是1-8月上漲,9月開始跳水。為降低采購成本,減少資金壓力,鐵礦石采購打破常規,從4季度開始,公司進一步提高現貨采購比例,在穩定供應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采購成本,同時大幅度降低進口鐵礦石的庫存量,鐵礦石庫存從350萬噸降低到年底的215萬噸。2012年上半年鐵礦石市場總體平穩,一季度略有上漲,二季度略有下跌。公司繼續降低庫存量,4月份開始庫存量維持在180萬噸左右,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為公司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創造了條件。
2012年,在強化燃料穩定均衡保供的基礎上,堅持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相互補充,相互調劑,致力于繼續改善與國內外大型煤炭企業的合作關系,鞏固采購供應主渠道。同時積極探索燃料保供新思路,努力供求市場變化等外部不利影響,持續深化供、運、需三方合作,進一步開發、利用國內外新的資源點,實現了燃料資源配臵多元化。圍繞降低采購成本,通過采購與使用密切結合,細化成本性價比分析,有效控制了燃料采購成本。針對上半年燃料市場發生的變化,燃料采購供應在堅持戰略采購的同時,著力推進低成本戰略采購,強化與煤炭企業的溝通,尋求有性價比優勢的煤炭資源,實現煤炭的結構性降本。2012年上半年煤炭戰略采購量占煤炭采購總量的92%。
馬鋼股份生產過程中所用的主要原料為鐵礦石和焦炭,主要燃料為煤炭。其中,原料的國內與國際采購均由馬鋼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原燃料采購中心)負責。目前,除在澳洲合資經營一處礦山,馬鋼股份自身在國內沒有礦山,生產所需鐵礦石全部外購。2011年公司鐵礦石采購量為2,077萬噸,其中,馬鋼集團供應289萬噸,占總采購量的13.91%。2012年1~6月公司鐵礦石采購量為1,042萬噸,其中集團采購量為178萬噸,占總采購量的比重為17.08%。
由于馬鋼集團每年可保證公司10-20%左右的礦石供應,公司能夠在進口礦受到船期、運力、碼頭、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保有一定比例的礦石儲備;同時,公司能夠按照計劃組織安排生產,不僅增加了進口礦石采購的談判籌碼,節約了存貨管理及生產成本,也保證了公司鋼材供應的穩定性。因此,馬鋼集團向公司供應部分礦石對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進口原材料采購上,公司采用直供采購模式,公司前期與國際礦企簽訂了長期合同對于每年的采購數量及品種予以大致約定,價格則為基于普氏指數擬訂的定價模式,同時根據市場情況輔以現貨交易。公司與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鐵礦石生產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直供關系,分別簽訂了5年、10年和25年的長期合同;二是大力構建多元化大物流體系,與長江、沿海港口以及有實力的國際海運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另外公司還在澳洲投資開辦合營礦山。
由于馬鋼集團礦山產量有限和國內礦石品位有限,公司外購鐵礦石主要依賴進口。2011年公司鐵礦石進口量約占總采購量的71.64%。為保證原料供應,公司于2006年9月與巴西淡水河谷簽署了長期鐵礦石供應合同,合同期為2006-2014年。根據合同,淡水河谷2009年向公司供應鐵礦石705萬噸,從2010年開始每年至少供應640萬噸。加之此前公司聯合國內幾家鋼鐵企業分別持股10%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成立合營企業經營吉姆布萊巴體礦山,確保了公司穩定的進口鐵礦石供應。另一方面,公司控股股東馬鋼集團也加大了國內礦產資源的開采力度,在建和尚橋等4個鐵礦并擴建和睦山采場,從而使馬鋼集團在2012年末有望達到400-420萬噸/年成品礦的生產能力。


在焦煤與焦炭方面,2011年公司采購量分別為656萬噸和215萬噸。2012年1-6月公司焦煤和焦炭采購量分別為288萬噸和92萬噸。多年來,馬鋼股份在煤焦采購方面堅持與國內大型煤炭企業建立戰略采購,穩定煤焦的供應渠道。目前公司與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團公司、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公司、焦作煤業集團公司、棗莊礦業集團公司、新汶礦業集團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煤炭戰略伙伴關系,2011年公司從以上煤炭供應商采購量約占煤炭采購總量的90%以上。
2009年,鐵礦石、焦煤、焦炭價格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部分緩解了國內鋼鐵企業的經營壓力。但進入2010年以來,上述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后即居高不下,加上鐵礦石進口協議礦定價周期短期化,公司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對此,公司通過實施“低價采購、高價放緩”的采購策略,對成本上升壓力予以控制。
2011年,鐵礦石價格基本是1-8月上漲,9月開始跳水。為降低采購成本,減少資金壓力,鐵礦石采購打破常規,從4季度開始,公司進一步提高現貨采購比例,在穩定供應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采購成本,同時大幅度降低進口鐵礦石的庫存量,鐵礦石庫存從350萬噸降低到年底的215萬噸。2012年上半年鐵礦石市場總體平穩,一季度略有上漲,二季度略有下跌。公司繼續降低庫存量,4月份開始庫存量維持在180萬噸左右,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為公司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創造了條件。
2012年,在強化燃料穩定均衡保供的基礎上,堅持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相互補充,相互調劑,致力于繼續改善與國內外大型煤炭企業的合作關系,鞏固采購供應主渠道。同時積極探索燃料保供新思路,努力供求市場變化等外部不利影響,持續深化供、運、需三方合作,進一步開發、利用國內外新的資源點,實現了燃料資源配臵多元化。圍繞降低采購成本,通過采購與使用密切結合,細化成本性價比分析,有效控制了燃料采購成本。針對上半年燃料市場發生的變化,燃料采購供應在堅持戰略采購的同時,著力推進低成本戰略采購,強化與煤炭企業的溝通,尋求有性價比優勢的煤炭資源,實現煤炭的結構性降本。2012年上半年煤炭戰略采購量占煤炭采購總量的92%。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溫家寶:鋼鐵業問題是產能過剩 下一篇:鐵礦石漲勢止步 鋼市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