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島口岸進口鐵礦石不合格率將近50%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中國鐵礦石進口第一大口岸——山東黃島口岸,據當地檢驗檢疫部門的數據顯示,近半數比例鐵礦石進口批次不合格。因腹地山東、河北等區域鋼鐵產能集中,山東黃島口岸鐵礦石進口量約占全國…
近日,中國鐵礦石進口第一大口岸——山東黃島口岸,據當地檢驗檢疫部門的數據顯示,近半數比例鐵礦石進口批次不合格。因腹地山東、河北等區域鋼鐵產能集中,山東黃島口岸鐵礦石進口量約占全國總量1/7,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口岸。
根據2012年1-8月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口岸——山東黃島口岸共檢出進口鐵礦石不合格14641630批次、0.43496億噸,占進口總量的48.3901%和31.1683%。
品位不足與短重是造成大量進口鐵礦石不合格的兩大因素。2012年1-9月份,黃島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鐵礦石2209批、重量7733萬噸,貨值100億美元,其中不合格鐵礦為988批、重量1535.6萬噸、貨值19.3億美元,批次、重量、貨值檢出率分別為44.7%、19.86%、19.3%。2012年上半年,黃島口岸進口散貨鐵礦石短重超過5‰的就高達124批,短重11.5萬噸,短重貨值為1499.2萬美元。
據報道,大量進口鐵礦石不合格不單單只存在于黃島口岸。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河北口岸共檢出進口鐵礦不合格633批、3754萬噸,不合格率分別為44.51%和40.31%;寧波口岸檢出不合格鐵礦280批次、1552.2萬噸,分別占進口總量的65.4%和49.8%。
今年,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將達60%,將有高達近7億噸進口總量。業內專業人士表示,一旦大量不合格的進口鐵礦石涌入國門,不僅將吞噬國內鋼廠的利潤,而還會直接影響下游煉鋼企業的鋼鐵產品質量,給基礎設施建設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