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持續增長 鋼企全力節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我國是鋼鐵生產大戶,鋼鐵產量連續多次蟬聯世界之首,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粗鋼產量達到3.5億噸,增長9.6%。 在這樣高速度、高產量的背后,帶來的是能源的浪費和大…
我國是鋼鐵生產大戶,鋼鐵產量連續多次蟬聯世界之首,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粗鋼產量達到3.5億噸,增長9.6%。
在這樣高速度、高產量的背后,帶來的是能源的浪費和大氣環境的污染。每生產一噸鋼所用的礦石、煤炭、電力等資源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隨著這些年鋼鐵業發展,一些地方大煉鋼鐵,單位鋼材消耗資源量在遞增。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節能減排對于鋼鐵行業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加上受資源保障能力下降、環境容量制約、氣候和環境惡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一工作已經被列為在“十二五”規劃發展重點,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十二五”期間,全國將淘汰鋼鐵產能9600萬噸。
優化產業改造企業生產技術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節能減排作業的第一要務。提高新建項目節能、環保等準入門檻;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重點淘汰小火電2000萬千瓦、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產能4800萬噸、水泥產能3.7億噸、焦炭產能4200萬噸、造紙產能1500萬噸等。
除此之外,鋼鐵企業本身也需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在環保減排事業上加快腳步,從產品結構、經營策略、以及新能源項目幾方面入手。
鋼鐵企業身體力行取得環保效益
從當前來看,鋼鐵企業進行環保技術改造,已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鋼鐵企業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開發、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寶鋼、首鋼、濟鋼等企業已經在發展環保產業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
寶鋼以環境經營戰略為指導,積極開展綠色制造,開發綠色產品,發展綠色產業,如“金太陽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將達到500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萬噸、二氧化硫1500噸,植樹250萬棵。
以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建設為標志的一批資源再利用項目,拓展了首鋼都市能源環保產業的新領域。該項目建成后可日處理垃圾3000噸,預計年發電量約3.6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2.8億千瓦時,同時還可向周邊居民供熱。
濟鋼著力開發“城市礦山”,對廢舊機電設備、汽車、家電等廢料中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進行回收利用;創新開發廢舊塑料消納處理技術,具備年處理20萬噸廢塑料的能力,節約24萬噸標煤。
小結:
節能減排事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鋼鐵產業鏈的每個角色都積極配合,企業從自身入手,對產鋼技術進行改造,在新項目的選擇也要以節能環保為主,而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監管部門,也是引起足夠的重視,出臺相關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這一時期,同時也是發揮自己的職能,引導并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這樣高速度、高產量的背后,帶來的是能源的浪費和大氣環境的污染。每生產一噸鋼所用的礦石、煤炭、電力等資源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隨著這些年鋼鐵業發展,一些地方大煉鋼鐵,單位鋼材消耗資源量在遞增。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節能減排對于鋼鐵行業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加上受資源保障能力下降、環境容量制約、氣候和環境惡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一工作已經被列為在“十二五”規劃發展重點,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十二五”期間,全國將淘汰鋼鐵產能9600萬噸。
優化產業改造企業生產技術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節能減排作業的第一要務。提高新建項目節能、環保等準入門檻;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重點淘汰小火電2000萬千瓦、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產能4800萬噸、水泥產能3.7億噸、焦炭產能4200萬噸、造紙產能1500萬噸等。
除此之外,鋼鐵企業本身也需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在環保減排事業上加快腳步,從產品結構、經營策略、以及新能源項目幾方面入手。
鋼鐵企業身體力行取得環保效益
從當前來看,鋼鐵企業進行環保技術改造,已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鋼鐵企業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開發、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寶鋼、首鋼、濟鋼等企業已經在發展環保產業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
寶鋼以環境經營戰略為指導,積極開展綠色制造,開發綠色產品,發展綠色產業,如“金太陽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將達到500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萬噸、二氧化硫1500噸,植樹250萬棵。
以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建設為標志的一批資源再利用項目,拓展了首鋼都市能源環保產業的新領域。該項目建成后可日處理垃圾3000噸,預計年發電量約3.6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2.8億千瓦時,同時還可向周邊居民供熱。
濟鋼著力開發“城市礦山”,對廢舊機電設備、汽車、家電等廢料中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進行回收利用;創新開發廢舊塑料消納處理技術,具備年處理20萬噸廢塑料的能力,節約24萬噸標煤。
小結:
節能減排事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鋼鐵產業鏈的每個角色都積極配合,企業從自身入手,對產鋼技術進行改造,在新項目的選擇也要以節能環保為主,而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監管部門,也是引起足夠的重視,出臺相關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這一時期,同時也是發揮自己的職能,引導并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