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最糟糕時刻正在過去―“八連漲”之后煤價維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山西經濟日報消息,近期,身處嚴寒中的煤炭行業利好不斷: 10月23日,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642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元/噸。這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連續第八周…
10月23日,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642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元/噸。這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連續第八周上漲,累計上漲了16元/噸。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從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工業增加值等指標近期變化情況均可以看出,經濟已經出現明顯的止跌企穩跡象。隨著四季度經濟趨穩回升,煤炭需求也將穩中有升。
我省原煤產量在經歷了7、8月份同比、環比雙下降之后,9月份重拾升勢,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8.1%。省國稅局提供的數據顯示,9月份,入庫煤炭生產行業增值稅36.69億元,同比雖下降28.13%,但環比卻增長了17.86%,增值稅收入下滑的幅度有所收窄。
這一切均表明,低迷的煤炭市場正在悄然回暖,最糟糕的時刻正在過去。
秦皇島港有著我國煤炭市場“晴雨表”和煤炭價格“風向標”之稱,其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走勢圖清晰地反映出了今年以來的煤價走勢:年初還是800元/噸,之后一路緩慢下行至6月上旬的760元/噸,此后下行速度加快,進入7月份更是一周一個價位,直至8月初的625元/噸,方止跌橫盤,9月初才又小幅回升。
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周潔告訴記者,此次反彈之勢可以歸功于季節性因素,隨著火電廠冬季儲煤高峰的到來,動力煤需求有所增加。而且冬季水電難有作為,為火電市場讓出了空間。再加上大秦線檢修導致秦皇島等重點發運港口煤炭庫存偏低,如10月22日秦皇島港的煤炭庫存量為517.3萬噸,與6月份900萬噸以上的歷史高位相比,減少了近一半,明顯低于合理水平。
但是,場存大幅減少及煤價連續上漲,并非代表煤炭需求頹勢的扭轉。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供的2012年前三季度煤炭經濟運行分析顯示,煤炭庫存繼續維持高位。9月末,全社會煤炭庫存2.87億噸。其中,煤炭企業存煤9800萬噸,環比增長11.6%,同比增長70.4%。重點發電企業存煤9028萬噸,環比增長6.7%,同比增長40%。存煤可用2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1天。
與電廠高存煤相反的是用電量增幅的持續下滑。國家能源局10月17日公布,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0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增幅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創下了自2009年6月份以來40個月新低。受累于高耗能產業用電下滑,9月份重工業用電量更是首現負增長。
電力需求變化往往被當作經濟運行的“風向標”。據了解,第二產業尤其工業用電量是帶動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最大動力,其貢獻率可達70%左右。9月份的用電量數據說明我國工業生產仍然面臨較大壓力,這必然降低煤炭的需求。
“這些因素將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煤炭市場的轉好,同時,也促使國內煤價難以大幅上揚。”周潔說。
當然,積極因素依然不少。
以中小企業為樣本的10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升至49.1,較9月終值47.9高出1.2個百分點,創下3個月來新高,這表明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漸顯效,經濟增長逐漸企穩。
在“穩增長”調控之下,一大批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尤其是9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了一批城市軌道交通、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同時,保障房建設加快。據介紹,前三季度,我國新開工建設的保障房720萬套,基本建成480萬套。為完成任務指標,四季度我國或將進入保障房開工、竣工的沖刺階段。因此,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或將繼續增長,有助提高對鋼材、水泥等基建材料的需求,拉動對電力和煤炭的需求。
由此,四季度的煤炭價格將在多種因素的交織下以穩為主。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十月份沿海煤炭運輸不溫不火 下一篇:停牌謀定增武鋼股份或注入鐵礦石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