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 后期鋼價或漲跌兩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狂風呼嘯而過,轉眼已是深秋時節,一切似乎開始凋零,繁華落盡終成空。又到深秋入冬時,南方的冬天好像已經提前到來了。筆者不免淡然沉著起來,該來的總會來,想起一句經典,冬天來了,…
當狂風呼嘯而過,轉眼已是深秋時節,一切似乎開始凋零,繁華落盡終成空。又到深秋入冬時,南方的冬天好像已經提前到來了。筆者不免淡然沉著起來,該來的總會來,想起一句經典,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只是彷徨在鋼市間,似感覺鋼市已入冬,卻看不到盡頭,屬于鋼市的春天又將在那里呢?
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出現下降趨勢。這將帶來一系列風險和問題,比如,高速經濟增長伴隨的高流動性和規模經濟收益掩蓋的低效率問題將會暴露,行業盈利能力將下降,企業生產經營將更加困難等。而隨著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的公布,雖被多方認為經濟已企穩,但數據顯示工業生產增速小幅回落,企業利潤同比下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等,經濟并不太穩定,四季度市場經濟走向仍面臨諸多未知因素。
因此,在這樣環境下的鋼市改以何種姿態生存?今年的鋼市在輾轉之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市場依舊略顯低迷,真正的旺季并未親臨鋼市。眼看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已經過完,帶著些許遺落進入了新一輪的淡季11月。隨著臨近年底,市場在都在加速運轉,期待能夠迎來過年之前的一個暖冬。然工程加速動工是好,但苦于項目運轉的資金不太給力,也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狀了。
比如說鐵礦基建,今年鐵道部的基建投資已經從年初的4060億調整到5160億,總的固定資產投資則從年初的5000億增加到6300億,顯得中央政府難得的重視,但其實際給予的資金仍然無法更改鐵道部要大舉借債來維持其建設運營的窘況。那么此種重視似乎與喊口號無異。什么時候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增加實實在在的資本金,鐵路建設才有可能重現春日風光。而在這之前,想依靠鐵路建設帶來需求釋放的鋼市,或許只能在遐想中默默等待了。
市場資金面,央行昨日上午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開展兩期共3950億元逆回購操作,創史上單日新高。央行開展如此大規模逆回購,也意味著其動用降準等深度流動性釋放工具的可能性降低。那么盡管逆回購能夠短期內緩解市場資金壓力,但是對鋼貿商來講,降準才是最好的,不然資金壓力仍存,且仍是影響后期操作的重要因素。
同時今年鋼市將在“超高產量”以及“超低庫存”之間掙扎,粗鋼日均產量的拔高,帶給市場的無疑是老生常談的產能過剩,而鋼廠減產意識并不強烈,一有利潤的存在,就會開工生產。而今年面對連續下降并已降至2010年以來新低的鋼材庫存,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社會庫存向著鋼廠庫存間的轉移,并不是一件好事,加上不斷產出的產量,鋼廠將面臨較長一段時間的“去庫存化”。
或受制于資金制約,同時謹慎大于天的心理,依照對后市看法的謹慎,訂貨意愿或將表現較為低迷,社會庫存蓄水池功能因此大為削弱,那么今年的冬儲行情或將逐步消散,后期鋼價將面臨漲跌兩難的境地。城市的天際仍是陰云密布,何時才能再見陽光。
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出現下降趨勢。這將帶來一系列風險和問題,比如,高速經濟增長伴隨的高流動性和規模經濟收益掩蓋的低效率問題將會暴露,行業盈利能力將下降,企業生產經營將更加困難等。而隨著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的公布,雖被多方認為經濟已企穩,但數據顯示工業生產增速小幅回落,企業利潤同比下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等,經濟并不太穩定,四季度市場經濟走向仍面臨諸多未知因素。
因此,在這樣環境下的鋼市改以何種姿態生存?今年的鋼市在輾轉之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市場依舊略顯低迷,真正的旺季并未親臨鋼市。眼看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已經過完,帶著些許遺落進入了新一輪的淡季11月。隨著臨近年底,市場在都在加速運轉,期待能夠迎來過年之前的一個暖冬。然工程加速動工是好,但苦于項目運轉的資金不太給力,也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狀了。
比如說鐵礦基建,今年鐵道部的基建投資已經從年初的4060億調整到5160億,總的固定資產投資則從年初的5000億增加到6300億,顯得中央政府難得的重視,但其實際給予的資金仍然無法更改鐵道部要大舉借債來維持其建設運營的窘況。那么此種重視似乎與喊口號無異。什么時候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增加實實在在的資本金,鐵路建設才有可能重現春日風光。而在這之前,想依靠鐵路建設帶來需求釋放的鋼市,或許只能在遐想中默默等待了。
市場資金面,央行昨日上午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開展兩期共3950億元逆回購操作,創史上單日新高。央行開展如此大規模逆回購,也意味著其動用降準等深度流動性釋放工具的可能性降低。那么盡管逆回購能夠短期內緩解市場資金壓力,但是對鋼貿商來講,降準才是最好的,不然資金壓力仍存,且仍是影響后期操作的重要因素。
同時今年鋼市將在“超高產量”以及“超低庫存”之間掙扎,粗鋼日均產量的拔高,帶給市場的無疑是老生常談的產能過剩,而鋼廠減產意識并不強烈,一有利潤的存在,就會開工生產。而今年面對連續下降并已降至2010年以來新低的鋼材庫存,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社會庫存向著鋼廠庫存間的轉移,并不是一件好事,加上不斷產出的產量,鋼廠將面臨較長一段時間的“去庫存化”。
或受制于資金制約,同時謹慎大于天的心理,依照對后市看法的謹慎,訂貨意愿或將表現較為低迷,社會庫存蓄水池功能因此大為削弱,那么今年的冬儲行情或將逐步消散,后期鋼價將面臨漲跌兩難的境地。城市的天際仍是陰云密布,何時才能再見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