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6000萬匯票案追蹤:銀行風控現漏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每日經濟新聞10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杭州銀行曝6000萬匯票案 事涉鋼貿企》后,記者又了解到一些最新進展情況。 記者從當地權威部門獲悉,上海寶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
記者從當地權威部門獲悉,上海寶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寶立)實際控制人蔡芝法已于9月12日逃跑,案件類別為“合同詐騙案”,涉案金額約2.5億元。
隨著蔡芝法的出逃,多家滬上銀行將面臨到期產生不良信貸資產的危險。其中,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就已為到期無法支付的約6000萬元匯票進行了墊款,這反映出杭州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的監管不力。
蔡芝法涉嫌合同詐騙
《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蔡芝法54歲,上海人,籍貫浙江杭州市蕭山區,從事鋼材生意已經20多年,曾擔任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鋼鐵貿易商會副會長。不過,自今年10月消失一事傳開后,他的名字在商會領導名單中也跟著消失了。
據可靠信息,蔡芝法逃跑日期是9月12日,在逃類型被定性為刑拘在逃,案件類別是合同詐騙案,涉案資金2.5億余元。蔡芝法登記持有的證件包括身份證、護照和因私往來港澳通行證。
記者了解到,9月11日,蔡芝法的妹妹到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派出所報案,稱蔡芝法失蹤。昨日記者聯系上該派出所,有關負責人稱“人還沒有找到”。
蔡芝法在上海寶立的合作股東上海都林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來學樵告訴記者,上海寶立的運營已經癱瘓。
來學樵介紹,他的公司持有上海寶立30%的股份,不是實際控制人,他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至于蔡芝法的出走,“圈內都傳開了,挺意外的,之前沒任何征兆。”
今年2月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在對上海寶立的第一份授信審查意見書中曾指出,2006年至2007年,蔡芝法曾因涉賭問題被興業銀行發現。不過來學樵告訴記者,“沒看出來他有什么不良嗜好。”
記者獲得的一份內部書面材料顯示,蔡芝法名下有4套房產,一套位于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兩套位于旅順路,還有一套位于牡丹江路1288號601-602室,是上海寶立一分公司的辦公場所,另外他還有一輛價值175萬元的奔馳轎車。
涉案資金約2.5億元
“2011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蔡芝法利用上海寶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關聯公司,開具虛假倉單,騙取上海安悅汽車物資有限公司等公司2.5億余元資金后逃匿。”這是有關部門對蔡芝法案件的簡要描述。
也就是說,上海寶立及其實際控制人蔡芝法于2011年6月就開始布局,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資金,直到近期出逃。
上述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的審查意見書也稱,2011年經營活動現金流為凈流入,無新增對外投資,籌資規模仍在增加,過度授信情況明顯。
杭州銀行于2011年11月22日查實,上海寶立當時有10筆授信,共涉及8家銀行,且上述授信額已全部用足。
從擔保措施看,采用商商銀模式的銀行有3家,授信額合計1.29億元,商商銀對象全部是上海安悅汽車物資公司,起始時間集中在2011年6月9日至2011年10月1日期間,和上述案件描述中的 “2011年6月”時間點吻合。
記者拿到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9日,上海寶立在銀行的借款余額為2.49億元,其中貸款8000萬元,承兌匯票1.54億元,票據貼現1455.9萬元。
與此同時,上海寶立目前在銀行欠息4筆,合計141.3萬元。此外,票據業務到期不能兌付造成的銀行墊款共計12筆,合計6445.9萬元。
昨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上海市公安系統對此案件的一位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案件在偵查過程中,有關消息不便對外透露。
杭州銀行風控現漏洞
蔡芝法出逃事件的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指向杭州銀行的風險控制機制。
今年2月,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對上海寶立1億元授信申請進行了否決,卻又很快改變了審查結果,提供了6000萬元的授信。
在更早的2011年11月,杭州銀行上海某支行出具的杭州銀行公司信貸客戶年度授信報告中,稱蔡芝法“行業經驗豐富,在上海國企管理層之間有較廣的人脈,為人本分,注重名望”。
記者對上述權威部門提到的寶立的關聯公司 “上海寶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行了調查。工商局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負責人龔瑞麗。
而記者獲得的一份內部書面材料顯示,上海寶立2000年8月成立時,最初的兩個股東就是蔡芝法和龔瑞麗。直到2010年12月,龔瑞麗將全部股權轉讓給上海都林工貿發展有限公司。
工商部門登記的辦公地點顯示,上海寶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大柏樹分公司的營業場所是曲陽路789號A座212室,和上海寶立第二分公司的營業場所曲陽路789號A座211室緊挨著。
然而,記者查閱杭州銀行上海某支行出具的授信報告第16頁,上海寶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借款人是否有關聯關系一欄,卻寫的是“無”。
該行高層已經意識到貸后管理的問題。杭州銀行總行高層近期在講話中指出,“貸后管理可謂是我行信貸管理流程中的‘最短板’,不重放更不重管”。
講話中稱,“根據監管的要求,貸款資金的跟蹤應對貸款全額跟至流出集團關聯體為止,但是,有的客戶經理僅跟蹤部分,有的只跟蹤一手,流入關聯企業后便不再跟,有的甚至根本不去了解資金的去向。此外,也有些客戶經理跟蹤資金了,知道被挪用了,但隱瞞不報,‘睜一眼、閉一眼’”。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企庫存超1000萬噸供給 下一篇:地方密集微調樓市政策 或促市場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