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重回臨界點經濟回暖 外媒熱捧中國經濟前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2%,比9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臨界點之上,并創下4個月新高。同日匯豐中國公布的10月匯豐PMI終值為49.5…
11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2%,比9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臨界點之上,并創下4個月新高。同日匯豐中國公布的10月匯豐PMI終值為49.5,更是創下8個月新高。
專家表示,10月份官方與匯豐PMI數據都是對經濟見底的進一步確認,四季度的經濟形勢會好于三季度,但是目前經濟只是出現企穩,還不能判斷為好轉,明年一季度可能因為季節因素會出現反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處于修復階段。
作為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中國制造業PMI終于重新回到了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之上。外媒紛紛認為這兩個數字印證了中國經濟在內需支持下開始筑底企穩。一些經濟學家提高了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預測,野村證券甚至將國內生產總值上調至8.4%。
路透社就此認為,中國經濟在內需支持下開始筑底企穩。報道說,由于9月中國消費、投資和外貿等宏觀經濟數據普遍好于預期,工業企業利潤也由跌轉升,市場之前已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開始企穩,最新的PMI再次鞏固了這一觀點。
道瓊斯新聞社表示,兩個數據都證實了中國經濟在擴張,“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能走過了拐角”。報道注意到,匯豐制造業PMI中的新訂單數一年來首次進入擴張區域,受訪對象表示,改善部分來自于新客戶群的貢獻。
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經濟企穩的判斷已經由多種數據證實,制造業走出了底部。《漢堡商報》說,一段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給人疲弱的印象,如今它已重新獲得了動能。彭博新聞社表示,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連續7個季度放緩之后,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可能反彈。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日發表文章稱,亞洲經濟體在10月份出現了改善的跡象,中國制造業實現擴張,重新獲得增長動能。
專家表示,10月份官方與匯豐PMI數據都是對經濟見底的進一步確認,四季度的經濟形勢會好于三季度,但是目前經濟只是出現企穩,還不能判斷為好轉,明年一季度可能因為季節因素會出現反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處于修復階段。
作為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中國制造業PMI終于重新回到了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之上。外媒紛紛認為這兩個數字印證了中國經濟在內需支持下開始筑底企穩。一些經濟學家提高了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預測,野村證券甚至將國內生產總值上調至8.4%。
路透社就此認為,中國經濟在內需支持下開始筑底企穩。報道說,由于9月中國消費、投資和外貿等宏觀經濟數據普遍好于預期,工業企業利潤也由跌轉升,市場之前已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開始企穩,最新的PMI再次鞏固了這一觀點。
道瓊斯新聞社表示,兩個數據都證實了中國經濟在擴張,“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能走過了拐角”。報道注意到,匯豐制造業PMI中的新訂單數一年來首次進入擴張區域,受訪對象表示,改善部分來自于新客戶群的貢獻。
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經濟企穩的判斷已經由多種數據證實,制造業走出了底部。《漢堡商報》說,一段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給人疲弱的印象,如今它已重新獲得了動能。彭博新聞社表示,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連續7個季度放緩之后,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可能反彈。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日發表文章稱,亞洲經濟體在10月份出現了改善的跡象,中國制造業實現擴張,重新獲得增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