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重點合同煤慣例 目前電煤價格并軌煤企吃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中國網消息,作為電煤并軌的兩大主角,電力企業對并軌一事投入了較多關注,但煤炭企業對其關注度卻明顯少了很多。11月12日,記者采訪了多家煤炭上市公司,多表示公司的重點合同煤價和市場煤…
談到電煤并軌對煤企的影響時,平煤股份內部人士認為,“并軌后,影響最大的就是煤價,但煤價變動最主要還是和供求有關”。
“重點合同煤其實就相當于市場煤價的一個底價。煤炭行情好的時候,重點合同煤的存在不利于煤企獲取更多利潤,但目前看煤價下跌的幅度已經很大了,相對處于一個低位,電煤并軌取消重點合同煤,反而對煤企不利。”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家電監會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過,最終這種市場化的改革是一個大方向,只是時間的問題。
煤企關注度不高
圍繞重點合同煤和市場煤的爭論,自煤價雙軌制誕生后,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彼時,重點合同煤確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煤價快速上漲時期,重點合同煤很好地保護了下游火電企業的利益。此時,煤炭、電力市場均有大的變化,隨著煤價的“急轉直下”,業界開始再次討論重點合同煤存在的必要性。
雖然關于電煤并軌,目前還沒有看到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權威消息,但并軌已經成為近幾日各家媒體關注的焦點。不過,煤炭企業卻沒有對此投入過多的關注。
“以前就聽說要實行電煤并軌,一直也沒有看到具體的文件。近期關于這方面的消息,我也是從媒體報道中看到的,沒有具體關注。”山西當地一家煤炭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反問記者:“是發改委發布的消息嗎?”
“現在,我們這里已經沒有差距了,4000到4500大卡的電煤大概每噸能賣到不含稅450元左右,重點、非重點電煤基本都這個價格。”當記者談到電煤并軌涉及到的合同煤和市場煤價時,平煤股份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年初兩者每噸還相差50元左右,現在完全沒有了”。
“各家企業的重點電煤價格水平不一樣,所以無法從整個行業來分析重點合同煤價和市場煤價的差距,只能說目前兩者已經很接近。”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李學剛對記者表示。
實行電煤并軌,重點合同煤市場煤“合二為一”,“從短期來看,由于煤價在低位運行,電煤并軌較易獲得煤炭企業青睞,而電力企業多會采取抵制措施保護自身利益;而從長期來看,電煤并軌對煤炭企業、電力企業都將產生較好促進作用,二者能夠根據煤炭的市場價格決定自身營收狀況。”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如此認為。
電煤仍需有價格參考
雖然煤企沒有過多關注電煤并軌,但也有企業認為,即便實行電煤并軌,取消了重點合同煤的指導價,但煤炭屬于大宗物資,無論如何,需要一個市場參考價格。
“如果不是以每年政府制定的電煤價格作參考,就應該以神華等大型煤炭企業簽訂的電煤長協價作為煤價的參考。”上述山西煤炭上市公司人士認為,雖然煤炭現在已經有了一個環渤海煤炭價格指數作為參考,但也應該再有一個類似重點合同煤的價格標準。這樣更有利于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然,煤企這樣提議是有原因的,“因為重點合同煤價相對是死的,有重點合同煤在,就基本上把市場煤的底價固定了。如果煤價一直處于下跌趨勢,可能低于重點合同煤的時候,若沒有這個價格,就會順順當當往下走,但如果有重點合同煤,跌到合同煤價時,價格就被鎖住了。對煤炭企業來說,這是有利的。”記者向上述電監會人士提到煤企的上述建議時,對方認為,煤企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