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力推轉型跨越 黑色煤都綠色崛起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轉型跨越,煤都大同正悄然綠色崛起。 投資165億元的大同協和新能源多晶硅及光伏產業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中海油和同煤集團合作投資252億元、年產40億立方煤制天然氣項目完成了國家…
投資165億元的大同協和新能源多晶硅及光伏產業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中海油和同煤集團合作投資252億元、年產40億立方煤制天然氣項目完成了國家發改委會簽;風電建設裝機容量累計達到120萬千瓦……新能源產業正逐漸取代傳統煤炭產業成為大同經濟新的增長極。
綜改為“煤都”轉型跨越提供了難得的良機。兩年來,大同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轉型發展、綠色崛起”戰略,以建設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市為抓手,全力建設全省轉型跨越示范區和綜改試驗先行區。
轉型跨越,產業轉型是關鍵。大同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新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等8大園區建設,積極培育非煤產業。目前,裝備制造園區重點打造重型汽車及配套、煤機制造、新材料等6大產業板塊,已入駐企業23家,4個項目進入試生產;醫藥園區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科技創新園,已入駐企業14家,并有8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5家企業成立了研發技術中心。
綜改試驗,體制機制創新是根本。大同勇于創新,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將市級實施的審批項目由411項壓縮至126項;制定實施了“轉型綜改試驗區緊缺急需高層次人才引進方案”,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同時,積極推動省級轉型綜改試點縣靈丘縣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和稅收體制、非煤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體制等方面的探索;鼓勵市級轉型綜改試點縣新榮區在土地、財稅、金融等要素體制以及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方面大膽嘗試。
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分別達到43.42%、38.6%和11.89平方米——“黑色之都”大同已轉變為“綠色之都”。隨著名城保護復興工程、御東新區建設、太陽能競賽主場館及配套建筑基本完工、市縣一小時經濟圈形成,城市聚集能力、承載功能、居住條件和管理服務將得到更大提升。
先行先試,敢行敢試,一個經濟發達、產業多元、生態文明、人民富裕、社會和諧、充滿活力的“綠色之都”正在崛起!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材進出口轉弱 國內鋼市正走向淡季 下一篇:奧巴馬連任給美煤企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