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積弱三大原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說,造成鋼鐵行業困難有三大原因,其一為產能的不合理過剩:一定過剩的產能可以保證合理競爭和技術進步。但鋼鐵行業的過剩超出了合理競爭的范圍。但產能利用率如果沒有達到…
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說,造成鋼鐵行業困難有三大原因,其一為產能的不合理過剩:“一定過剩的產能可以保證合理競爭和技術進步。但鋼鐵行業的過剩超出了合理競爭的范圍。但產能利用率如果沒有達到80%以上,則造成行業議價能力弱、惡性競價。”
近日中鋼協調研發現去年年底形成的煉鋼產能就達9.7億噸,今年全年產能可能突破10億噸。而今年1~10月份,全國鋼產量達6億多噸,月平均產量6000萬噸,平均日產193萬噸。預計今年鋼鐵產量可達7.2億噸,比去年增長2.1%。
如此計算,產能利用率只占70%左右。王曉齊認為這一數字在80%~85%較為合理。
產能不合理過剩,造成鋼鐵行業的議價能力弱,對上游鐵礦石的漲價,不能通過消化傳導到下游,進而造成爭相定價、惡性競爭。
王曉齊介紹,鋼材定價機制一般是先定板材價格,然后再定價長材。寶鋼生產的汽車板最多,跟下游談判價格時,因下游產業集中度很高,議價能力強。只有寶鋼板材價格定下來后,其他企業板材的價格才能確定。
據了解,鋼材價格在9月初曾降到最低點(98點),基本跌回18年前,達到1994年4月的水平,而目前鐵礦石價格指數在400點左右,即從1994年到岸噸價的26美元上漲到現在的110~115美元左右,翻了四倍。“原料價格都在漲,但鋼材價格卻跌回去了。”王曉齊說。
鋼鐵行業困難的第二個深層原因為受制于進口礦。中國對國外鐵礦石的依存度達60%以上。“不排除幾個礦山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在價格上起推漲作用獲利。此外也存在炒作因素,一些金融資本、游資的炒作造成礦價的上漲和波動。”王曉齊說。
原因之三,王曉齊認為是大企業輸在了起步投資上。大鋼企多生產板材,固定投資大,板材的噸鋼折舊為250元,噸鋼利潤大概為60元。而長材噸鋼折舊110元,今年上半年噸鋼平均利潤為150元。“大企業投資大,折舊高,利潤低,投資和利潤已經顛倒了。”王曉齊說。
此外,他以臺灣鋼企節約土地等精細化管理為例,認為國內鋼企投資大手大腳,精細化管理方面待改進:“今后再投資,一開始就要控制住,投資花出去了,否則日后再怎么節約都無用。”
王曉齊認為,后兩個問題有解,鐵礦石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波幅收窄,國內鋼企可以從項目審批和管理上作改進,而產能過剩問題則需要時間。
近日中鋼協調研發現去年年底形成的煉鋼產能就達9.7億噸,今年全年產能可能突破10億噸。而今年1~10月份,全國鋼產量達6億多噸,月平均產量6000萬噸,平均日產193萬噸。預計今年鋼鐵產量可達7.2億噸,比去年增長2.1%。
如此計算,產能利用率只占70%左右。王曉齊認為這一數字在80%~85%較為合理。
產能不合理過剩,造成鋼鐵行業的議價能力弱,對上游鐵礦石的漲價,不能通過消化傳導到下游,進而造成爭相定價、惡性競爭。
王曉齊介紹,鋼材定價機制一般是先定板材價格,然后再定價長材。寶鋼生產的汽車板最多,跟下游談判價格時,因下游產業集中度很高,議價能力強。只有寶鋼板材價格定下來后,其他企業板材的價格才能確定。
據了解,鋼材價格在9月初曾降到最低點(98點),基本跌回18年前,達到1994年4月的水平,而目前鐵礦石價格指數在400點左右,即從1994年到岸噸價的26美元上漲到現在的110~115美元左右,翻了四倍。“原料價格都在漲,但鋼材價格卻跌回去了。”王曉齊說。
鋼鐵行業困難的第二個深層原因為受制于進口礦。中國對國外鐵礦石的依存度達60%以上。“不排除幾個礦山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在價格上起推漲作用獲利。此外也存在炒作因素,一些金融資本、游資的炒作造成礦價的上漲和波動。”王曉齊說。
原因之三,王曉齊認為是大企業輸在了起步投資上。大鋼企多生產板材,固定投資大,板材的噸鋼折舊為250元,噸鋼利潤大概為60元。而長材噸鋼折舊110元,今年上半年噸鋼平均利潤為150元。“大企業投資大,折舊高,利潤低,投資和利潤已經顛倒了。”王曉齊說。
此外,他以臺灣鋼企節約土地等精細化管理為例,認為國內鋼企投資大手大腳,精細化管理方面待改進:“今后再投資,一開始就要控制住,投資花出去了,否則日后再怎么節約都無用。”
王曉齊認為,后兩個問題有解,鐵礦石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波幅收窄,國內鋼企可以從項目審批和管理上作改進,而產能過剩問題則需要時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10月主要產煤省原煤產量略有回升 下一篇:鋼企資金鏈不會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