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年度談判“糾結”價格晉煤均現提價訴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電煤價格并軌前夕,煤電雙方正為如何敲定來年的中長期合同糾結不已。 煤炭企業提出守住今年重點合同的底線,并希望通過新近成立的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來增強市場上的話語權。電力企…
煤炭企業提出守住今年重點合同的“底線”,并希望通過新近成立的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來增強市場上的話語權。電力企業卻并不接招,在有關并軌和來年產運需銜接指導文件“落地”之前,頑守“定量不定價”的策略。
晉煤均現提價訴求
有消息人士向媒體稱,山西重點煤炭企業是以2012年重點合同量和市場交易量為基礎量,與各用煤企業簽訂2013年合同。個中煤企均有提價訴求。“以潞安集團的計劃漲幅最高,每噸提價35元。”潞安集團今年的重點合同煤價格約為545元/噸,即企業希望明年的定價為580元/噸。
另外,山西焦煤集團希望提價25—30元/噸,陽泉煤業希望提10—15元/噸。
但據山西省煤電協調發展辦公室反映,目前山西煤炭企業與用戶企業的長協合同簽訂卻并不盡人意。
11月26日,山西省煤炭電力企業協調發展領導組辦公室主任冀明德組織山西省煤炭廳、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部門及山西省經信委電力處、能源處相關負責人,召開了煤炭電力企業協調發展工作座談會。
山西省煤炭廳在會上表示,目前煤電長協供需合同范本已經制定完畢,但由于煤炭市場的新變化,各大集團駐晉發電企業觀望等待心態明顯,主動訂貨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與前幾個月煤價跌得最厲害的時候相比,電力企業對并軌的態度發生了轉變。”11月22日,山西省煤炭廳巡視員侯文錦在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稱,駐晉發電企業都在等國家文件“落地”,對來年合同避不談價,認為要降價簽合同。
11月30日,一位在大唐燃料部門工作的人士向本報記者明確表示,如果漲價,電廠肯定不能接受。“目前的煤電年度合同拒簽的較多,現在的合同最長不過一個月,最短的只有半個月。”上述人士稱,由于雙方對煤炭市場的預期并不一致,以一個季度為合同周期都感到“不劃算”。
全國煤炭合作組織成立
11月28日,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簽約儀式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該組織由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陜西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徐州華東煤炭交易市場、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東北亞煤炭交易中心等7家單位共同發起,各地煤炭交易中心(市場)可自愿參加。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智敏此前介紹,全國現在陸續建立了31個區域性的煤炭交易中心,能夠維持運營的大體有十八九家,經營得比較好的有6—7家。“但是缺乏一個全國性的煤炭市場交易體系,目前全國交易主體還比較分散,信息不能共享,無法形成合力。”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因此應運而生。
姜智敏稱,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市場情況,有助于煤炭企業按照需求組織生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煤炭行業的整體影響力,增強煤炭市場的話語權。
在11月22日的擴大會議上,多數煤企也提出了由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以區域為準,劃分若干個區域價格區間,并形成區域性煤炭市場的協調機制,為共同的區域性市場應對價格挑戰。
但有業內人士擔心,在煤炭市場化改革的新格局下,合作組織的組建將影響煤炭產運需銜接,甚至加劇煤電之間的矛盾。
姜智敏表示,事實上,該合作組織發揮真正橋梁紐帶作用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可想而知。“包括如何吸引大的企業來參與平臺建設,如何吸引運輸部門參與合作,如何吸引我們的用戶來參與,這都是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在現實情況中,目前的區域性煤炭交易中心無一能真正起到發現價格、規避風險、指導生產、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場效率的作用。
庫存高企不利漲價
秦皇島煤炭網煤炭財經頻道的數據顯示,11月29日,六大重點電力集團電廠庫存合計1335.8萬噸,日耗61.7萬噸,存煤可用天數21.7天。
上述大唐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大唐集團湖南分公司最新提出的要求是“以電量定采購,盡量壓庫存”,并將今年的冬儲煤都放開了。同時,煤炭企業對電廠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變化。“過去少一分錢預付款,煤礦都不給電廠發煤,如今不交預付款也可以發貨。”
“一方面是大家的心態都放平和了,另一方面是電廠的渠道也變得多元化了。”該人士稱。
華能國際經理賈文心11月29日于上海舉行的反路演活動上介紹,公司電廠主要分布于沿海和沿江,有利于進口煤炭的利用。
消息人士透露,華能國際2012年重點合同電煤的價格為:發熱量5500大卡的秦皇島下水煤價主要在610—640元/噸之間。而最近一期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電煤市場均價為640元/噸,兩者僅差0—30元/噸,并軌壓力較小。
11月22日,多數煤炭企業提出了守住重點合同底線的號召。神華集團銷售人士表示,從近期市場來看,整體市場行情有小幅度下降,主要為兩升一降:港口、用戶的庫存都在上升,用戶接煤的積極性在下降。華東和華南用戶庫存都在20天以上,11月庫存天數比10月增長了3—5天。“這對明年的訂貨是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