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業調結構 轉方式刻不容緩
來源:中國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煤炭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今年我國煤炭需求總量將低速增長,整體供應寬松,我國煤炭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和慢速增長疊加期。煤炭是我國的基礎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
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煤炭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今年我國煤炭需求總量將低速增長,整體供應寬松,我國煤炭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和慢速增長疊加期。煤炭是我國的基礎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超過70%,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供應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可預見的今后相當長的時期,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體能源。通過研究中國煤炭工業的長期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我們發現煤炭在我國能源供應中的比重與經濟增長有較強的趨勢相關性,同時具有相對滯后性。當經濟增速下降時,煤炭在整體能源供應中的比重下降;當經濟增速上升時,煤炭在整體能源供應中的比重上升。因此,當2013年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后,煤炭行業的受益最大。據此判斷,2013年,中國煤炭需求總量將低速增長,整體還將保持供應寬松的態勢,市場去庫存的壓力依然很大。
從1992年煤炭市場化改革以來,我國煤炭市場基本以10年為一個階段,1992年至2001年為改革、關閉重組、產能慢速增長期,2002年至2011年為產能釋放、快速增長期,2012年至2021年將進入深度調整和慢速增長疊加期。“調結構、轉方式”已經成為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基于此,我對中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在滿足科學產能和煤炭需求的基礎上,中國煤炭工業要向集團化、集約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第二,以煤炭為紐帶,加強同縱向煤炭需求產業鏈的融合,積極推進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第三,大力推進煤炭工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化。第四,促進煤炭工業從制造業向制造業與服務業并舉方向發展,增強煤炭行業的影響力、話語權和定價能力。第五,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與環境、社會等和諧發展。第六,進一步完善煤炭工業安全保障體系,加強行業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