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股份下屬煤礦全部停產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月18日,礦難再襲 盤江系。截至1月23日6時,該事故已有12人遇難,還有1名失蹤礦工仍在搜救當中。去年11月底的礦難還讓人心有余悸,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盤江股份在22日接到實際…
盤江股份在22日接到實際控制人下發的緊急通知,要求公司對下屬所有煤礦立即停產整頓,整頓完畢后,申請貴州省煤監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方可恢復生產。
“盤江股份主營業務就是煤炭采選,所有煤礦都被叫停肯定會對業績造成不小的影響。”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何時能夠復產消息現在還沒有出來,如果假設停產整頓時間為1個月,將影響公司2013年煤炭產量110萬噸,約占2013年預計產量的8%,如果按每噸煤700元計算,將影響超過7億元的煤炭銷售。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盤江股份,一位董秘辦人士稱,對于煤礦何時能夠復產,她也不知情。
礦難再襲盤江系
2013年1月18日下午17時29分,盤江股份所屬金佳煤礦一采區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發生時,當班現場施工作業人員18人,其中5人安全升井,2人遇難,11人被困井下。截至1月23日6時,該事故已有12人遇難,還有1名失蹤礦工仍在搜救當中。事故發生后,貴州省政府要求盤江公司立即進行全面的安全生產大檢查。
公開資料顯示,金佳礦六盤水市盤縣境內紅果、水塘、西沖的交界處,有金1、金2兩個采區,一個洗煤廠,年設計產能180萬噸,兩個采區各90萬噸。金佳礦資源儲量以貧瘦煤為主,多屬中灰、低磷、屬中熱值煤。工程地質復雜類型為中等。該礦區煤層瓦斯含量高,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金佳煤礦是盤江股份下屬的主要煤礦,設計產能大約相當于公司直屬煤礦總產能的12%。事故發生后,要首先進行事故原因的調查,然后經當地安監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復產,我們認為至少一季度末前無法復產。”分析師稱。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底,盤江集團旗下的貴州六盤水市盤縣境內響水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5人受傷。
1月22日,盤江股份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盤江集團發[2013]3號《關于落實國家煤監局副局長黃玉治在金佳礦“1·18”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現場會議指示精神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盤江股份下屬所有煤礦立即停產整頓,整頓完畢,申請省煤監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一個多月出了兩次這么重大的事故,國家肯定會出重拳來整治。”分析師表示。
按照慣例,國有企業下屬的煤礦事故發生后,一般是僅僅發生事故的煤礦停產整頓。此次金佳礦難發生后,盤江下屬所有煤礦都停產整頓,安監力度升級可見一斑。
對于旗下煤礦被停產整頓,盤江股份的股價也應聲下挫,下跌6.52%,收于15.49元。
業績或遭受重創
昨日(1月23日),貴州召開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貴州盤江集團董事長張仕和在會上作檢查時表示,該起事故是因為金佳煤礦制定的技術方案缺乏針對性,導致工作面的防突措施沒有及時對瓦斯異常信息作出反應,在首次采取水力割縫技術增強煤層透氣性時,沒有充分評估該技術的適應條件,初步判斷采用水力割縫技術是造成金佳煤礦事故的誘因之一。
重慶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采礦工程學人士此前向記者表示,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原因很多,目前業內有一系列安全預防機制,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一般不會出問題。“該礦頻發安全事故,肯定是管理上有大漏洞”。記者了解到,包括包括盤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德華在內的4個人被責成引咎辭職。
盤江集團在貴州省煤炭行業中的地位可能被削弱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盤江股份煤礦全面被停產整頓,將對其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盤江股份何時才能復產?“董秘現在正在開會呢,沒法接受你的采訪。他這幾天非常忙。”盤江股份董秘辦的一位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煤礦何時才能重新開工,她表示不清楚。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六盤水市政府副市長尹志華,他表示,目前盤江股份正在制定整改的方案,對于盤江股份停產整頓到何時,他不清楚。“省里驗收合格后才能恢復生產。”
何時能夠復產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如果我們假設停產整頓時間為1個月,將影響公司2013年煤炭產量110萬噸,約占2013年預計產量的8%。如果按每噸煤700元計算,將影響超過7億元的煤炭銷售。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煤炭行業低迷的大背景下,盤江股份去年的業績不容樂觀。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10%,這是5年內首次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9.5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3%、-10.28%。
礦難影響在建礦井施工及投產進度。目前,盤江股份在產煤礦產能合計1350萬噸/年,在建或擬建產能合計2040萬噸/年。
該事故對焦煤價格可能形成一定支撐,煉焦煤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近期事故頻發影響將煤炭供給,不過,煤炭價格不會被推高。當前全社會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居高不下,形成了巨大的產能,而我國經濟增速下行,煤炭市場需求放緩,價格下滑,煤炭產能過剩壓力顯現。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煤跌電漲 業績冰火兩重天 下一篇:沒有焦化爐的焦化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