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優特鋼市場整體將好于2012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國內的特鋼行業和優特鋼市場肯定會比2012年來得好,回顧過去的2012年,給我們更多的是反思。中國特殊鋼學會副理事長、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總裁謝蔚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2013年是挑…
“2013年國內的特鋼行業和優特鋼市場肯定會比2012年來得好,回顧過去的2012年,給我們更多的是反思。”中國特殊鋼學會副理事長、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總裁謝蔚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2013年是挑戰和機遇并存的一年,如何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對特鋼行業來說,又是一大考驗。
謝蔚說過去的2012年,對特鋼企業來說需要反思的問題很多,當今的特鋼產能過剩,特鋼進入“買方市場”,特鋼企業僅靠市場機遇和靠流程取得利潤這條路已經不行了,現在我們主要還是靠高爐、轉爐、軋機這樣生產流程,增長產量,取得利潤,結果利潤空間越來越窄小,甚至虧損。近年來,特鋼產能擴張較快,供需矛盾有加劇傾向,以大圓坯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該產品生產線11條,產能約為500萬噸;2011年新增生產線4條,新增產能200萬噸;2012年還將新增或改造4條生產線,新增產能200萬噸。而目前,該產品的實際年需求量還不足500萬噸。在特鋼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再靠流程取得利潤越來越難了,要靠技術,靠產品,用技術創新,用精品來取得利潤。2012年,國內外的鋼鐵企業都一樣,是一個漫長的嚴冬,可是韓國的浦項正是靠他們的技術,靠產品,取得很好的盈利。據悉,去年第三季度浦項凈利潤增長2倍多,浦項公司在逆境中取得這樣大的盈利,這是我們中國特鋼企業應該很好反思的。
在2012年,對特鋼企業來說,還需反思的一個問題,這就是目前我們的一些優特鋼標準滯后,與下游終端用戶提出的要求已不相適應。謝蔚談到,現在下游行業自身的產品標準也在提升,過去桑塔納汽車的標準都在升級,現在是新能源汽車標準,因此對鋼材的性能、材質等要求也在提升,但我們一些優特鋼的標準還沒有改變,還是原先的專利權標準,明顯滯后下游終端用戶的產品標準升級對鋼材的要求,為達到高端產品質量要求,眾多特鋼企業只能與高端用戶另行簽訂協議標準,以滿足需求。據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統計,2012年1-9月份,軸承鋼協議標準量已經占軸承鋼量的60%以上,齒輪鋼占比達到66%以上,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由此可見,我國特鋼產品的現行標準與我國特鋼發展的需要尚不能同步,現行特鋼標準滯后,亟須重新修訂。
“鋼材標準的滯后問題,已經影響到特鋼企業的產銷,我國特鋼材料體系的標準升級換代,其意義很大,直接關系到整個特鋼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這確實需要我們很好反思的。”謝蔚說。
回顧2012年國內特鋼行業經營情況和特鋼市場運行態勢,謝蔚認為總體呈現高產能、低需求、低價格的低景氣狀態,這“一高三低”的特點也是值得反思的。這里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問題。
由于高產能,日均鋼產量屢創新高,2012年4月份日均粗鋼產量201.9萬噸,創出歷史新高,供大于求的局面一直困擾著鋼鐵行業。另外,4月份過后,鐵礦石、廢鋼和焦炭等原輔材料價格聯袂走低,鋼鐵生產企業成本重心下移,加速了鋼材價格的下滑。
去年5月份以來,發改委陸續批準一大批地方建設項目,但受資金影響,眾多項目無法如期開工。7月份以后,鋼材市場由震蕩盤整轉向加速下跌,消費淡季加上屢屢爆出的鋼貿商資金鏈斷裂引發的系列問題,市場成交滑入低谷。進入9月份后,鋼材市場走勢超跌反彈,隨著利好刺激及兩節前夕下游集中采購等因素,鋼材市場在年末止跌企穩,振蕩回升。
年特鋼的下游行業產銷情況不景氣,特鋼市場需求無大亮點。由于2012年隨著全球經濟的低迷態勢,制造行業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與優特鋼企業息息相關的商用車,工程機械等行業更是疲軟不振,在缺乏重大政策刺激下,制造業偏弱格局難以根本性的改善,特鋼市場需求不足,供大于求的格局遏制價格的上漲。
在分析預測2013年經濟形勢時,謝蔚說道:
第一、全球經濟復蘇依然十分艱難。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為3.6%(世界銀行),會略好于2012年,但由于受世界主要經濟體預算赤字持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收縮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經濟復蘇依然十分艱難。
第二、國內經濟仍將低速穩定運行。2012年四季度,我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指標有所改善。但我國很難在短期內解決“經濟結構性和周期性調整”兩大難題,經濟高速增長的可能性極小。
第三、世界鋼鐵業有望走出“寒冬”。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是回歸實業,鋼鐵行業結構性調整的成效也會逐步顯現,導致鋼鐵市場持續下跌的動能消除,全球鋼鐵市場有望震蕩上行。
第四、中國鋼鐵業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當前鋼鐵工業的困難不僅是外部形勢變化所致,更是鋼鐵工業自身驅動發展的能力不足。雖然中國鋼鐵工業存在產能嚴重過剩、結構失衡等難題,但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發展實體經濟的導向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潛力仍將給鋼鐵工業提供值得期待的發展空間。而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驅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于如何驅動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在分析預測2013年特鋼市場運行態勢時,謝蔚說有一點可以肯定,2013年的特鋼市場會好于2012年;同樣,特鋼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也會比2012年好一些。
謝蔚說2013年我國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穩中求進”,對鋼材需求的拉動的動力加大,特別是與優特鋼需求的相關行業,如新興能源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LNG船和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重型機械行業、鐵路軌道交通行業,等等,需要大量的優特鋼。以汽車為例,據中國汽車市場研究所發布中國汽車市場指數報告分析,2012年中國汽車產銷突破1900萬輛,2013年預計將達到2050萬輛。在用鋼量較多的商用車中,重卡行業已經歷了兩年的低迷,預計有大量的更新需求釋放。新能源汽車需求潛在空間很大,《上海市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暫行辦法》公布之后,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急速升溫,一周出售230輛新能源汽車。2013年汽車行業對鋼材需求強度將會增大。
“能源領域,特鋼材料的需求量很大,油、汽、電的開發,都需要優鋼特鋼,采油、輸油、儲油,需要特種管子,特種板材,發電裝備上的新型葉片材料,都要用特種材料,目前還有一些材料國內還不能滿足,需要進口。”謝蔚談到,去年他去美國參觀美國能源裝備展,這些能源裝備所采用的材料,90%以上是由歐、美、日生產的,中國的材料所占的份額很低,中國的特種鋼材發展空間很大,市場前景廣闊。
謝蔚說,從下游用鋼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2013年特鋼市場需求將會多于2012年,需求的支撐動力將會增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2013年特鋼市場將會好于2012年。
“對于特鋼企業來說,2013年面臨挑戰和機遇,我們要積極應對挑戰,努力把握機遇。”謝蔚說:特鋼企業的發展方向,首先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走,將高端裝備制造業所需的新型材料作為特鋼企業生產研發的重點。隨著鋼鐵業“十二五”規劃以及《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進一步實施,對我國優特鋼行業給予一定推動力,將在2013年逐步推開。航空航天、能源、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汽車、環保等產業的重大裝備制造、重大工程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防先進武器裝備所需的核心、關鍵、難以替代的材料,是特鋼企業研發的重點,這也是特鋼企業的重大機遇。在2013年乃至整個“十二五”期間,特殊鋼市場對鋼材質量、性能、品種需求遠大于對鋼材數量的需求,質量、性能、品種需求是特鋼市場需求的重中之重。這對特鋼企業而言,蘊藏著極大的機遇和商機。
其次,特鋼企業要走“精品+規模化”的發展道路。謝蔚說,抓精品需要高投入,是高成本的,只抓精品,一時間可能產生不了效益;而規模化是降成本的,產能規模效應,取得高效益;所以要堅持“精品+規模化”的發展之路,既促進精品的開發,又產生規模效應,而走“精品+規模化”的發展之路,需要技術創新,靠科技進步。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是特鋼發展的靈魂。特鋼企業的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突破、技術改造要提速,要有新的突破,而數量、規模要減速,控制產能盲目擴張。
再有,“特鋼制品化”是特鋼企業發展的方向。根據下游終端用戶的需求,將特鋼材料的延伸加工,直接成為零部件,比如將鋼材軋制成為汽車零部件,汽車制造企業拿到鋼廠的產品,就不需進行加工,馬上作為配件,能夠用來裝配。再像電力發電裝備上用的葉片、環件,都由特鋼企業進行生產,向終端用戶實現“制品化”交貨。近年來,中信特鋼集團已經在研發,比如經過熱處理深加工之后的鋼管,做成管道制品,在油氣行業應用。“特鋼制品化”,對于下游終端用戶來說減少了延伸加工成本,節省了材料和費用,對于鋼廠來說,提高了不鋼材的附加值,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說是“雙贏”。
最后,謝蔚說道,“控制增量”,“優化存量”這也是特鋼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兼并重組、產業集中、規模效益、品質升級,鼓勵特鋼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特鋼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換代,是國家對特鋼發展的明確政策導向。所以說,在2013年,特鋼企業面臨新的挑戰,也帶來眾多發展的機遇。因此,優特鋼企業要加快結構調整、產銷研用一體化,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更多適應市場要求的優特鋼產品。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行業:補庫存力度加大 各品種毛利微升 下一篇:歐洲鋼市漲勢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