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煤炭市場供需短期寬松長期不足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煤炭市場呈現供求平衡、相對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全國煤炭經濟運行形勢表現出五增、四降的特點。 五增包括產量同比增長4%、進口同比增長34.9%、全社會存煤在12月末增加到2.9億…
2012年,煤炭市場呈現供求平衡、相對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全國煤炭經濟運行形勢表現出“五增、四降”的特點。
“五增”包括產量同比增長4%、進口同比增長34.9%、全社會存煤在12月末增加到2.9億噸、成本增加、貨款拖欠增加。“四降”是消費增幅下降、市場煤價下降、投資增幅同比回落了21.7個百分點、盈利能力下降。
從中長期發展趨勢看,我國煤炭供應短期寬松、長遠產能不足將是主要矛盾;全國煤炭需求總量還將保持增加,但增幅趨緩;受資源、環境、安全等約束,煤炭總量增長的難度加大,對科技的需求增加。
2013年,煤炭行業要繼續貫徹落實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具體的工作中,需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深刻理解“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的煤炭資源開發理念,促進我國形成煤炭資源梯級開發、梯級利用格局。考慮東部礦區煤礦深井安全開采、中部礦區生態環境、西部礦區煤炭外運和高效轉化等方面的制約,開采難度加大,對煤炭科技的需求明顯增強。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提高科技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二是實施煤炭總量控制措施。引導企業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嚴禁超能力生產。研究制定和實施全國及主要煤炭消費區總量控制措施,推廣應用先進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工藝,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特殊和稀缺煤種管理,鼓勵煤炭按品種對路消費,控制優質煉焦用煤、化工用煤作為動力煤直接燃燒。
三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當前,煤炭行業要抓住煤炭市場供需寬松的有力時機,以推進煤炭資源整合、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為抓手,加大煤炭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實現煤炭經濟由產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堅持以大基地建設為依托,優化煤炭生產結構。
最后,煤炭將全面走向市場,煤電聯營和煤電一體化發展優勢越來越明顯。在煤炭完全走向市場化以后,煤電聯營與煤電一體化發展將有空間、有前景、有效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大中鋼企去年銷售利潤率幾乎為零 下一篇:鋼鐵物流成本何以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