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最大煤炭儲運中心全面投入試運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9日上午,隨著來自秦皇島港滿載5.7萬噸煤炭的新世紀198號貨輪順利靠泊神華粵電珠海港碼頭并開始作業,華南最大煤炭儲運基地——神華粵電珠海港煤炭儲運中心全面投入試運行。 隨著神華粵…
隨著神華粵電珠海港煤炭儲運中心碼頭的試運行,珠海港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18億噸,標志著珠海港實現了港口吞吐能力超億噸的新跨越。與此同時,作為首批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基地之一,該項目還將肩負起優化國家能源儲備結構、調節南北資源供應、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
神華粵電珠海港煤炭儲運中心位于高欄港經濟區南水作業區南北港池之間的大突堤,項目建設兩個10萬噸級煤炭接卸泊位、1個5萬噸級煤炭裝船泊位、4個3000噸級煤炭裝船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4000萬噸。項目總投資45.68億元,由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電發能投資有限公司按40%、30%、30%的比例共同出資建設。
昨日上午,儲運中心長達1300多米的碼頭岸線上,4臺3000T/H的移動伸縮式裝船機和4臺1800T/H的橋式抓斗卸船機整齊排列,猶如8個全副武裝的紅色鋼鐵巨人。煤炭從“新世紀198號”貨輪卸下后,進入藍色的帶式輸送機系統,緩緩輸送至碼頭后方的巨大堆場。
儲運中心從2011年8月正式開工,到2012年12月底建成投運,僅僅用了17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碼頭及堆場建設,還包含了輔建區及相關配套建設。“我們的神華珠海港速度,創造了同行業新水平!”
儲運中心順利投產,大大增加了珠三角地區港口的煤炭接卸、中轉能力,通過煤炭儲備基地的“蓄水池”作用,可以及時向港口腹地內各煤炭需求用戶提供煤炭成品服務,確保發電需要,為支持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能源保障。“不僅有力助推珠海港億噸大港目標的實現,更加強了珠海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和沿海主要港口的重要地位。”
“國家進口煤炭比例偏低,近年來,國家大力鼓勵進口能源和資源,高欄港區位于珠江口的最南端,距國際航道最近,該項目能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和市場優勢,發展進口貿易,來平抑國內煤炭市場價格。”該負責人表示,將來從澳大利亞、印尼、越南等國進口的煤炭,由珠海港接卸將是最佳選擇。
目前廣東地區的煤炭供應80%以上需要通過海運調入,而主要沿海港口煤炭接卸碼頭以5萬噸級為主,目前10萬噸以上的專業煤炭碼頭寥寥可數。該負責人表示,該項目適應了船型發展需要,可有效降低腹地調進煤炭運輸成本,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神華珠海港煤炭儲運中心投入運營后,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將努力把儲運中心建成華南地區煤炭分銷的“沃爾瑪”,建成快速、敏捷、高效、綠色、低成本運營的轉港碼頭,建成支撐珠海乃至廣東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能源保障基地。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秦皇島港錨地船舶數低位穩定 下一篇:2012年福州口岸鐵礦進口呈現三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