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鋼材市場:節后鋼貿心態、生意迥異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春節已過,年味尚濃,唐山的鋼材貿易商已陸續復市,都在為新一年的工作做著準備。 雖然商家都已開門營業,但記者采訪發現,節后開市貿易商心態迥異:有的貿易商對今年的行情充滿期待,在準…
春節已過,年味尚濃,唐山的鋼材貿易商已陸續復市,都在為新一年的工作做著準備。
雖然商家都已開門營業,但記者采訪發現,節后開市貿易商心態迥異:有的貿易商對今年的行情充滿期待,在準備著新的工作安排;有的卻因為人員流動一籌莫展,心情沮喪。
提早營業搶賺“開門訂單”
中國商家素有“迎開門紅”的傳統,在路南區鋼材市場,大部分的貿易商初七、初八就開門營業了。
當記者問及開門這么早的原因時,做建材的貿易商劉總對記者表示,“去年一年,也沒趕上什么好行情,今年早點開門營業,為的就是在人事調整、工作安排上早做準備。”
在他看來,根據以往的經驗,每逢節假日后開市,無論市場供需如何,鋼價總會迎來一段試探性上漲行情,提早開門營業,就是為了抓住這一波行情,搶賺蛇年的“開門訂單”。
“春節過后,年前國家已審批的大量工程項目將啟動,需求基本面將逐步釋放,”從劉總的話里可以看出,他對新的一年頗為看好而且充滿期待。
“春節至今,多家都已經上調了出廠價格,開市短短幾天,部分品種鋼價漲幅已在百元左右”,這是樂觀派商家看好后市的最直接理由。
當然,也有一部分貿易商仍持謹慎態度,在他們看來,“這輪上漲并非是市場的正常表現,而是鋼廠習慣性的人為“拉漲”,是否能真正奏效還很難說。
貿易商王國軍的表述則更為直白,“這根本就不是什么行情,這種預期,只不過是多年來的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根本沒有實質性的供需意義。”
遭遇“集中跳槽”老板有苦難言
在別的貿易商都忙著安排新一年的工作任務時,本想大干一場的貿易商老鄭卻心情沮喪,有苦難言。而這一切都是源于他在節后伊始遭遇了員工的“集中跳槽”,本來做好的工作計劃一下子就被打亂了。
據了解,老鄭的公司是一個只有不到10人的小公司,在開市后好幾天,仍有4位員工沒有到崗。在老鄭逐一打電話詢問后,他們都表示出了辭職的打算。
“每年年底都是跳槽高峰期,這我也知道,但是年前的時候只有1位員工提前打過招呼要走,沒想到一下子走了四個,今年工作本來都已經安排好了,想早點開門迎個開門紅,沒想到卻遇上了這檔子事,這一下把工作計劃都打亂了。”老鄭頗為氣憤地說道。
據他介紹,小型鋼貿公司在招聘時一般都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員工的流動也相對更加頻繁,因為沒有合同的約束,所以對這種“一聲不響就走人”的做法也無計可施。
對于員工離開的原因,老鄭推測道,“可能是因為去年一年的壞行情,出不了單,覺得掙得太少,也或許是覺得公司小,沒什么發展空間吧。”他的話里,透露出了頗多的無奈。
而當記者問及為什么不簽訂勞動合同時,老鄭也只是表示,“對勞動合同方面也不是很懂,況且一共幾個人的小公司,沒有專人來負責這個,以為簽不簽無所謂的。”
“但是想不到,現在卻因為這個遇上了大麻煩,看來以后得多琢磨琢磨,在公司管理方面多下點功夫。”老鄭說道。
雖然商家都已開門營業,但記者采訪發現,節后開市貿易商心態迥異:有的貿易商對今年的行情充滿期待,在準備著新的工作安排;有的卻因為人員流動一籌莫展,心情沮喪。
提早營業搶賺“開門訂單”
中國商家素有“迎開門紅”的傳統,在路南區鋼材市場,大部分的貿易商初七、初八就開門營業了。
當記者問及開門這么早的原因時,做建材的貿易商劉總對記者表示,“去年一年,也沒趕上什么好行情,今年早點開門營業,為的就是在人事調整、工作安排上早做準備。”
在他看來,根據以往的經驗,每逢節假日后開市,無論市場供需如何,鋼價總會迎來一段試探性上漲行情,提早開門營業,就是為了抓住這一波行情,搶賺蛇年的“開門訂單”。
“春節過后,年前國家已審批的大量工程項目將啟動,需求基本面將逐步釋放,”從劉總的話里可以看出,他對新的一年頗為看好而且充滿期待。
“春節至今,多家都已經上調了出廠價格,開市短短幾天,部分品種鋼價漲幅已在百元左右”,這是樂觀派商家看好后市的最直接理由。
當然,也有一部分貿易商仍持謹慎態度,在他們看來,“這輪上漲并非是市場的正常表現,而是鋼廠習慣性的人為“拉漲”,是否能真正奏效還很難說。
貿易商王國軍的表述則更為直白,“這根本就不是什么行情,這種預期,只不過是多年來的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根本沒有實質性的供需意義。”
遭遇“集中跳槽”老板有苦難言
在別的貿易商都忙著安排新一年的工作任務時,本想大干一場的貿易商老鄭卻心情沮喪,有苦難言。而這一切都是源于他在節后伊始遭遇了員工的“集中跳槽”,本來做好的工作計劃一下子就被打亂了。
據了解,老鄭的公司是一個只有不到10人的小公司,在開市后好幾天,仍有4位員工沒有到崗。在老鄭逐一打電話詢問后,他們都表示出了辭職的打算。
“每年年底都是跳槽高峰期,這我也知道,但是年前的時候只有1位員工提前打過招呼要走,沒想到一下子走了四個,今年工作本來都已經安排好了,想早點開門迎個開門紅,沒想到卻遇上了這檔子事,這一下把工作計劃都打亂了。”老鄭頗為氣憤地說道。
據他介紹,小型鋼貿公司在招聘時一般都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員工的流動也相對更加頻繁,因為沒有合同的約束,所以對這種“一聲不響就走人”的做法也無計可施。
對于員工離開的原因,老鄭推測道,“可能是因為去年一年的壞行情,出不了單,覺得掙得太少,也或許是覺得公司小,沒什么發展空間吧。”他的話里,透露出了頗多的無奈。
而當記者問及為什么不簽訂勞動合同時,老鄭也只是表示,“對勞動合同方面也不是很懂,況且一共幾個人的小公司,沒有專人來負責這個,以為簽不簽無所謂的。”
“但是想不到,現在卻因為這個遇上了大麻煩,看來以后得多琢磨琢磨,在公司管理方面多下點功夫。”老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