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鋼市祈盼“兩會”政策的思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每逢兩會,各界都會竭力挖掘與自身關聯的利好政策。鋼鐵行業出于對久靡不振鋼市的關切和亟待盼好的心態,將目光聚焦于兩會,也是多年來形成的一種習慣思維。然而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兩會有兩…
每逢“兩會”,各界都會竭力挖掘與自身關聯的利好政策。鋼鐵行業出于對久靡不振鋼市的關切和亟待盼好的心態,將目光聚焦于“兩會”,也是多年來形成的一種習慣思維。然而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兩會”有兩項極其重要的使命:一是將以貫徹“十八大”精神為主線,部署新一屆政府的工作;二是將產生新一屆政府領導及國務院組成機構,包括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綱要。因此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對今年的“兩會”進行一種現實思考,以饗鋼友。
──“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兩會”定調,因此不會另出新政。今年“兩會”必定是以“十八大”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基調,并繼續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定的經濟工作主要任務和具體部署,不會再另行出臺重大新政。因此,今年“兩會”將難有作用于重大用鋼需求的新刺激政策(去年題材已經出盡),這點業內必須明了。
──“兩會”確定目標將是中國鋼鐵業長期發展的基石,而非短期效應走向。一些有關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經濟問題仍將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議,勢必對我國鋼材消費和鋼市走勢產生重要影響。但由于這些重大部署在“兩會”之后仍將處于一種前期或“概念”階段,距離實際增量需求節點還尚需時日,對鋼廠和鋼貿商的利好因素影響在短期內也難以體現,這點業內必須清楚。
──中央定調中國未來經濟必須是沒有水分的增長,鋼需求增長將趨緩。新一屆中央領導已經闡明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必須是有質量、沒有水分的增長,這將意味著至少今明兩年內不會有新的、大規模刺激經濟高增長的政策措施推出。基于此,后期全國鋼需求增長勢必趨緩,這點業內必須理智。
雖然預測今年“兩會”沒有直接利好,但筆者認為,賦予鋼鐵產業置于一個新的時代背景、新的市場環境、新的發展機遇仍然可期。因此,“居心于有意無意之間,處事以不即不離之法。”的應世箴言,非常適合眼下的鋼鐵業及其鋼材市場,即便是在祈望落空,行情極其低迷時,也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愿鋼市參與各方,僅利用“兩會”題材理智炒作或“為我所用”,將過于祈盼靠政策渡難關的“依賴癥”,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漸漸淡去。
──“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兩會”定調,因此不會另出新政。今年“兩會”必定是以“十八大”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基調,并繼續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定的經濟工作主要任務和具體部署,不會再另行出臺重大新政。因此,今年“兩會”將難有作用于重大用鋼需求的新刺激政策(去年題材已經出盡),這點業內必須明了。
──“兩會”確定目標將是中國鋼鐵業長期發展的基石,而非短期效應走向。一些有關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經濟問題仍將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議,勢必對我國鋼材消費和鋼市走勢產生重要影響。但由于這些重大部署在“兩會”之后仍將處于一種前期或“概念”階段,距離實際增量需求節點還尚需時日,對鋼廠和鋼貿商的利好因素影響在短期內也難以體現,這點業內必須清楚。
──中央定調中國未來經濟必須是沒有水分的增長,鋼需求增長將趨緩。新一屆中央領導已經闡明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必須是有質量、沒有水分的增長,這將意味著至少今明兩年內不會有新的、大規模刺激經濟高增長的政策措施推出。基于此,后期全國鋼需求增長勢必趨緩,這點業內必須理智。
雖然預測今年“兩會”沒有直接利好,但筆者認為,賦予鋼鐵產業置于一個新的時代背景、新的市場環境、新的發展機遇仍然可期。因此,“居心于有意無意之間,處事以不即不離之法。”的應世箴言,非常適合眼下的鋼鐵業及其鋼材市場,即便是在祈望落空,行情極其低迷時,也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愿鋼市參與各方,僅利用“兩會”題材理智炒作或“為我所用”,將過于祈盼靠政策渡難關的“依賴癥”,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漸漸淡去。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業之路,在轉型中延伸 下一篇:外商聚焦新疆煤炭 打造中國最大的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