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京唐煉鐵部球團分廠瞄準先進竭力打造一流標桿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京唐公司煉鐵作業部球團分廠瞄準先進企業對標找差,竭力打造行業一流標桿廠。該部通過完善制度、狠抓管理、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等措施,2012年,球團礦品位達到65.651%、二氧化硅含量達到3.09%、…
京唐公司煉鐵作業部球團分廠瞄準先進企業對標找差,竭力打造行業一流標桿廠。該部通過完善制度、狠抓管理、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等措施,2012年,球團礦品位達到65.651%、二氧化硅含量達到3.09%、抗壓強度達到2956.9N/個、小于5毫米的篩分指數達到0.31%、工序能耗達到16.52公斤/噸,五項指標在國內200萬噸以上生產規模的球團廠中排名第一。
完善制度,提升精細管理。球團分廠對全廠制度性文件進行了系統梳理,不斷在精細化管理上尋求新突破,先后建立完善了各崗位職責,崗位考核評價體系,在考評管理上,堅持“指標公開化、消耗成本貨幣化、對比日;、講評及時化、獎懲嚴肅化”的做法。將造球返礦率指標、焙燒機生球入機量、成品2皮帶小時料量等指標量化,并納入到造球、焙燒等操作崗位的日?己撕“崗位之星”評比中,通過四班之間、崗位之間的指標評比競賽,提高了崗位職工的精細化操作水平。球團在穩產、高產的基礎上,返礦量逐月降低。
創新攻關,提高生產效率。球團分廠大力發動全體職工,立足崗位,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效率。2012年全廠共提出合理化建議112條,完成工藝優化、設備改造、技術攻關等創新項目48項。點檢工程師段曉新針對返料量高的問題,自主研制、安裝了兩套碎球機,投入使用后返料量下降了5%,每天增加成品球團礦產量500噸,每月創效120萬元。球團職工自主開發出無人化自動灌料系統,極大地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實現了貯料倉灌料的自動精準控制,提高了生產效率。球團職工劉勝歌開發出設備周期管理軟件,規范了設備維護管理、提高了設備管理效率和設備使用壽命,減少了油脂消耗,為設備長周期穩定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足需求,填補京唐空白。為了滿足高爐“提鎂降鋁”的需求,球團分廠在去年5月份就開展了高鎂球團礦生產工作。他們按照邊試驗、邊總結、邊改進的方針攻關克難,科學組織,不僅實現了球團礦中氧化鎂含量的精準控制,還在保證高鎂球團成品球質量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焙燒。從去年10月31日開始,球團分廠開始正式生產高鎂球團礦,11月份,生產高鎂球團礦35.66萬噸,質量合格率達到98.4%。12月份,生產高鎂球團礦36.675萬噸,有效解決了礦粉資源供應對球團礦質量的約束問題,滿足了高爐需求,填補了京唐球團生產的一項空白。
降本增效,增強設備能力。球團分廠有8臺造球盤。投產初期1臺倒修備用,7臺運轉。球團生產達到設計標準以來,出現了7臺造球盤不能滿足生產的現象。按常規只能再增加2臺球盤,需要投資500多萬。球團分廠從生產組織、技術管理、現場操作、設備改造等方面入手,狠抓崗位操作和盯盤制度的執行,嚴格執行超過100毫米的大球不能多于5個的技術標準。同時對造球盤進行系列改造,通過調整刮刀角度和小輥篩間隙,采用龜甲網盤底等一系列措施,減少了盤底塌料現象,穩定了造球過程,造球盤單盤生產能力提高了25%,不僅沒有再增加投資建造新的造球盤,還在前期7臺運行的基礎上,減少了1臺造球盤的運轉,每天節電4000多度,每月節省電費5萬元。
完善制度,提升精細管理。球團分廠對全廠制度性文件進行了系統梳理,不斷在精細化管理上尋求新突破,先后建立完善了各崗位職責,崗位考核評價體系,在考評管理上,堅持“指標公開化、消耗成本貨幣化、對比日;、講評及時化、獎懲嚴肅化”的做法。將造球返礦率指標、焙燒機生球入機量、成品2皮帶小時料量等指標量化,并納入到造球、焙燒等操作崗位的日?己撕“崗位之星”評比中,通過四班之間、崗位之間的指標評比競賽,提高了崗位職工的精細化操作水平。球團在穩產、高產的基礎上,返礦量逐月降低。
創新攻關,提高生產效率。球團分廠大力發動全體職工,立足崗位,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效率。2012年全廠共提出合理化建議112條,完成工藝優化、設備改造、技術攻關等創新項目48項。點檢工程師段曉新針對返料量高的問題,自主研制、安裝了兩套碎球機,投入使用后返料量下降了5%,每天增加成品球團礦產量500噸,每月創效120萬元。球團職工自主開發出無人化自動灌料系統,極大地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實現了貯料倉灌料的自動精準控制,提高了生產效率。球團職工劉勝歌開發出設備周期管理軟件,規范了設備維護管理、提高了設備管理效率和設備使用壽命,減少了油脂消耗,為設備長周期穩定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足需求,填補京唐空白。為了滿足高爐“提鎂降鋁”的需求,球團分廠在去年5月份就開展了高鎂球團礦生產工作。他們按照邊試驗、邊總結、邊改進的方針攻關克難,科學組織,不僅實現了球團礦中氧化鎂含量的精準控制,還在保證高鎂球團成品球質量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焙燒。從去年10月31日開始,球團分廠開始正式生產高鎂球團礦,11月份,生產高鎂球團礦35.66萬噸,質量合格率達到98.4%。12月份,生產高鎂球團礦36.675萬噸,有效解決了礦粉資源供應對球團礦質量的約束問題,滿足了高爐需求,填補了京唐球團生產的一項空白。
降本增效,增強設備能力。球團分廠有8臺造球盤。投產初期1臺倒修備用,7臺運轉。球團生產達到設計標準以來,出現了7臺造球盤不能滿足生產的現象。按常規只能再增加2臺球盤,需要投資500多萬。球團分廠從生產組織、技術管理、現場操作、設備改造等方面入手,狠抓崗位操作和盯盤制度的執行,嚴格執行超過100毫米的大球不能多于5個的技術標準。同時對造球盤進行系列改造,通過調整刮刀角度和小輥篩間隙,采用龜甲網盤底等一系列措施,減少了盤底塌料現象,穩定了造球過程,造球盤單盤生產能力提高了25%,不僅沒有再增加投資建造新的造球盤,還在前期7臺運行的基礎上,減少了1臺造球盤的運轉,每天節電4000多度,每月節省電費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