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增鋼價跌 試問鋼鐵業利潤還剩多少?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關于國外礦商炒作鐵礦石價格的事情被討論得很火熱。先是力拓集團預測未來18個月內國際鐵礦石價格將大跌50%以上,然后是快速招標,然后是國家發改委間接點名海外礦商的炒作,鐵礦石價…
近日,關于國外礦商炒作鐵礦石價格的事情被討論得很火熱。先是力拓集團預測未來18個月內國際鐵礦石價格將大跌50%以上,然后是快速招標,然后是國家發改委間接“點名”海外礦商的炒作,鐵礦石價格在這場這場“口水戰”戰中漸漸回升,然鋼材價格卻暫時沒有出現回升的勢頭,成本增,鋼價跌,試問鋼企利潤還剩多少?
從去年整個鋼鐵行業來看,產能嚴重過剩,進口鐵礦石高價吞噬鋼鐵企業微薄利潤,中國鋼鐵行業整體處于虧損邊緣,據統計,2012年,行業虧損額289.24億元,同比增長7.39倍。而導致行業虧損的原因主要包括:國際經濟下滑、中國經濟增速下降、部分行業用鋼量負增長、市場需求萎縮、鋼價下降等。2013年伊始,鋼價沒有出現金三行情,反而是鐵礦石價格在炒作中徐徐上升,筆者真擔憂今年中國鋼鐵行業或繼續陷入微利潤的深淵。
從去年10月開始,鋼材價格指數環比僅上漲2.9%,但同期進口鐵礦石訂貨價格卻上漲15.9%。鋼價的上漲遠不如鐵礦石的漲幅。這里的礦石主要是指進口礦,這些年來,對進口礦的依賴,讓我國鋼企總處于弱勢的局面。明知外礦商有意抬價有意炒作礦價,有意抄底,但是我國鋼企卻毫無辦法,而且截止到今年,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仍然很大。
所以對于上周力拓炒作的關于礦價將大跌50%的事件,就算我們都知道是外礦商在炒作,我們又能如何,就算是國家發改委最多也就是點名指出對方的陰謀而已,實際作為仍然沒有。因為隨著國民經濟對鋼鐵產品需求的增長,我國鐵礦石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在自己還不能自給自足的時候,我們只能任人宰割,在力拓剛剛預測完不久,鐵礦石價格就出現了上漲的趨勢,而目前我國鋼材社會庫存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真擔憂短期內國內鋼鐵企業就將面臨著“成本漲,鋼價跌”的兩難境地。
外礦商之所以對我們這么有控制欲,那是因為看準了2013年城軌投資、鐵路交通、保障房、城鎮化和房地產等行業用鋼需求的釋放,這讓他們對鐵礦石增加了信心。但是從今年年后的礦石市場來看,經過春節近半個月的節假日鋼材消費空檔期,國內鋼材社會庫存也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鋼廠的采購意愿較弱,礦價持續下滑,外礦商為了拉漲價格,于是制造了礦價將跌50%的炒作事件。
3月6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發文指出“此輪進口鐵礦石價格的暴漲行情,主要是由鐵礦石市場短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以及市場炒作和不合理定價模式所綜合導致的。”但7日,被國家發改委間接“點名”的三大礦山之一必和必拓率先作出回應,否認通過“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人為拉漲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
我們不管這一次力拓是不是炒作,但是鐵礦石價格回升確實是事實,筆者現在擔憂的是,由于下游需求以及近期的利空消息連累著鋼價難以上漲,鐵礦石價格的回升很有可能會增加鋼廠的成本,從8日寶鋼出臺的4月份板材出廠價格政策來看,對熱軋、熱鍍鋅、無取向電工鋼等鋼材實行150-220的上調政策,如果3、4月份鋼材價格仍然不出現該有的回暖,那么市場倒掛現象將更加嚴重,鋼企利潤難尋。
從去年整個鋼鐵行業來看,產能嚴重過剩,進口鐵礦石高價吞噬鋼鐵企業微薄利潤,中國鋼鐵行業整體處于虧損邊緣,據統計,2012年,行業虧損額289.24億元,同比增長7.39倍。而導致行業虧損的原因主要包括:國際經濟下滑、中國經濟增速下降、部分行業用鋼量負增長、市場需求萎縮、鋼價下降等。2013年伊始,鋼價沒有出現金三行情,反而是鐵礦石價格在炒作中徐徐上升,筆者真擔憂今年中國鋼鐵行業或繼續陷入微利潤的深淵。
從去年10月開始,鋼材價格指數環比僅上漲2.9%,但同期進口鐵礦石訂貨價格卻上漲15.9%。鋼價的上漲遠不如鐵礦石的漲幅。這里的礦石主要是指進口礦,這些年來,對進口礦的依賴,讓我國鋼企總處于弱勢的局面。明知外礦商有意抬價有意炒作礦價,有意抄底,但是我國鋼企卻毫無辦法,而且截止到今年,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仍然很大。
所以對于上周力拓炒作的關于礦價將大跌50%的事件,就算我們都知道是外礦商在炒作,我們又能如何,就算是國家發改委最多也就是點名指出對方的陰謀而已,實際作為仍然沒有。因為隨著國民經濟對鋼鐵產品需求的增長,我國鐵礦石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在自己還不能自給自足的時候,我們只能任人宰割,在力拓剛剛預測完不久,鐵礦石價格就出現了上漲的趨勢,而目前我國鋼材社會庫存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真擔憂短期內國內鋼鐵企業就將面臨著“成本漲,鋼價跌”的兩難境地。
外礦商之所以對我們這么有控制欲,那是因為看準了2013年城軌投資、鐵路交通、保障房、城鎮化和房地產等行業用鋼需求的釋放,這讓他們對鐵礦石增加了信心。但是從今年年后的礦石市場來看,經過春節近半個月的節假日鋼材消費空檔期,國內鋼材社會庫存也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鋼廠的采購意愿較弱,礦價持續下滑,外礦商為了拉漲價格,于是制造了礦價將跌50%的炒作事件。
3月6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發文指出“此輪進口鐵礦石價格的暴漲行情,主要是由鐵礦石市場短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以及市場炒作和不合理定價模式所綜合導致的。”但7日,被國家發改委間接“點名”的三大礦山之一必和必拓率先作出回應,否認通過“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人為拉漲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
我們不管這一次力拓是不是炒作,但是鐵礦石價格回升確實是事實,筆者現在擔憂的是,由于下游需求以及近期的利空消息連累著鋼價難以上漲,鐵礦石價格的回升很有可能會增加鋼廠的成本,從8日寶鋼出臺的4月份板材出廠價格政策來看,對熱軋、熱鍍鋅、無取向電工鋼等鋼材實行150-220的上調政策,如果3、4月份鋼材價格仍然不出現該有的回暖,那么市場倒掛現象將更加嚴重,鋼企利潤難尋。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煤企“轉調”搶跑新能源 下一篇:商家期待終端需求釋放遏制鋼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