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集團大舉措做活“水文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的本溪,冰雪慢慢消融,大地開始解凍,太子河畔流淌著的河水,將一派勃勃生機展現在人們面前。從母親河的流域治理,到家鄉河的污染防治,本鋼集團都曾下大力、出狠招、用重典,取得了生態…
3月的本溪,冰雪慢慢消融,大地開始解凍,太子河畔流淌著的河水,將一派勃勃生機展現在人們面前。
從母親河的流域治理,到家鄉河的污染防治,本鋼集團都曾下大力、出狠招、用重典,取得了生態環境工程建設方面的巨大成績。
而這些,還僅僅是本鋼集團在濃墨重彩下的“水文章”中小小的一筆。
近幾年來,本鋼集團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為支撐,通過有效治水、科學管水、節約用水,確保了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充分高效利用。
有效治水——
43項污水“零排放”工程落地生根
2012年10月31日,總投資近3億元,歷時6個月的本鋼集團43項污水“零排放”系列工程竣工,這份凝聚著無數本鋼職工辛勤付出的生態環境工程,讓本鋼集團在世人面前展現出老牌國有企業責任背后的擔當,同時使本鋼集團的水資源實現了有效管控治理。
遼河流域治理是全國“三江三湖”治理的重點工程,遼寧省舉全省之力著力攻堅,于“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打響了遼河流域治理攻堅戰。位于遼河流域太子河主干段的本鋼集團,成為此次攻堅的主力軍。
多年前,“本鋼集團是重污染企業又是用水大戶”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為確保資源充分合理利用,大力減少水質污染,鋼鐵企業用水存在的問題急需解決。在遼河流域治理大決戰中,本鋼集團一手抓鋼鐵市場攻堅,一手抓污水排放決戰,用6個月的“本鋼速度”完成了涵蓋板材公司和北營公司兩個廠區的大范圍的環保工程建設。
由本鋼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板材焦化廠焦一、焦二煤氣凈化廢水達標治理,北營焦化酚氰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冷軋廠廢水站COD等污染物水處理設施改造,二冷軋水處理設施改造,遼煤化總量減排及水資源綜合利用改造工程等43個子項工程組成的本鋼集團污水“零排放”工程,本著“減量、循環、再利用”及中水綜合利用的目標,分為廢水源頭治理及減量化工程、廢水處理及再循環再利用工程、特殊廢水處理及回用工程等三個部分。其中,本鋼污水處理廠擴容升級改造工程,建成后日處理污水能力超過18萬噸,噸鋼耗生產新水降至3.5噸以下,進入國內先進第一梯隊,使本鋼集團完成從耗水大戶到節水先鋒的角色轉變。
本鋼集團“零排放”工程的竣工,不僅進一步提高本鋼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而且將切實改善和優化本溪市城市人居環境。
本鋼集團43項污水“零排放”工程的落地生根,是對治水工作打出的一記記重拳。
科學管水——
普通廢水特殊廢水因“水”制宜
科學管水是件大事,這是本鋼集團所有負責用水能源管理的人心中共同的想法,也是他們進行這項工作的準則之一。
科學管水,方法措施最為關鍵,本鋼集團結合生產實際,針對普通廢水和特殊廢水的不同特質,因“水”制宜地采取不同方式的管水措施,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制造、加工、冷卻、洗滌、鍋爐等產生的廢水和一部分生活用水,這些普通廢水的水質符合相關標準,無需或只需進行簡單處理便可利用。針對這部分水源,本鋼集團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減少污染,從生產的源頭抓節水,并進行回收利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板材煉鋼廠水溫置換水回用水、轉爐濁環水供壓濾機沖洗用水,板材煉鐵廠五號、六號、七號和新一號高爐濁環帶壓機沖洗水由凈環水改為濁環水,板材供水廠一號至七號轉爐凈環水站過濾器排水實現回收利用,這些普通廢水經過處理工藝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手段,變廢為寶。
冷軋廠、二冷軋、板材焦化廠等單位經過工藝生產后的廢水,因為水質中含有特殊化學成分,是具有污染性的特殊廢水。如焦化廢水是煉焦、煤氣在高溫干餾、凈化及副產品回收過程中,產生含有揮發酚及氧、硫、氮等雜環化合物的工業廢水,是一種高CODcr、高酚值、高氨氮且很難處理的工業有機廢水。針對這些部分特殊廢水,本鋼集團制訂了特殊的處理方案,將水處理作為重點攻關項目,投入專項資金和人力進行攻關,同時開發、采用先進的節水型生產工藝及先進的水處理技術,使特殊廢水達到了使用標準。冷軋廠廢水站COD等污染物水處理設施改造工程竣工投產后,使原本無法使用的特殊廢水可以再循環利用,節水效果非常明顯。
因“水”制宜的科學用水管理方式,讓水的效果發揮得更大了。
節約用水——
循環再利用實現綠色生產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表示,今后5年中國將基本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將成為三道“紅線”。
這三道“紅線”,成為本鋼集團進行水治理的一個明確標尺。
本鋼集團本著“3R”原則,結合企業實際,全力推進污水治理工作,實施了三項水治理工程。實施這些工程的最終目的,就是使本鋼集團完成從耗水大戶到節水先鋒的角色轉變。
在本鋼污水處理廠,工業和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工業冷卻用水。在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后,噸鋼耗生產新水量有了明顯下降。據介紹,目前,本鋼集團集成先進的節水工藝技術,先后建成V型濾池、酸再生處理系統等新型工業廢水處理工程,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板材煉鋼廠、板材煉鐵廠結合實際,將工業和生活用水充分利用,再循環后完全投入到工藝生產過程中,大大節約了用水成本。這些都是本鋼集團推行節能減排,循環利用,向綠色發展轉型的縮影。
本鋼集團還對廢水治理工程加強監督與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各單位用水的排放量,制訂嚴格的“減量化標準”。同時,實行用水定額管理,對每個單位生產、生活用水和軟化水用量進行嚴格規定,超出部分嚴格考核。為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本鋼集團還不斷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設備大修改造的同時,淘汰落后的用水設備和高耗水設備,選擇節水型生產工藝或不耗水工藝,從生產的源頭抓節水。多措并舉深挖節水潛力,使本鋼集團從用水型企業向節水型企業快速邁進。
無論是治水、管水還是用水,在水資源的治理和利用上,本鋼集團都以決心和信心,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做活了“水文章”。今天,本鋼集團廢水循環再利用只是第一步,今后,還要堅持“減量化”原則,降低總的處理費用,以低成本的污水“零排放”技術,更有效地促進企業工業與環保工作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向省政府、市政府遞交出更滿意的答卷
從母親河的流域治理,到家鄉河的污染防治,本鋼集團都曾下大力、出狠招、用重典,取得了生態環境工程建設方面的巨大成績。
而這些,還僅僅是本鋼集團在濃墨重彩下的“水文章”中小小的一筆。
近幾年來,本鋼集團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為支撐,通過有效治水、科學管水、節約用水,確保了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充分高效利用。
有效治水——
43項污水“零排放”工程落地生根
2012年10月31日,總投資近3億元,歷時6個月的本鋼集團43項污水“零排放”系列工程竣工,這份凝聚著無數本鋼職工辛勤付出的生態環境工程,讓本鋼集團在世人面前展現出老牌國有企業責任背后的擔當,同時使本鋼集團的水資源實現了有效管控治理。
遼河流域治理是全國“三江三湖”治理的重點工程,遼寧省舉全省之力著力攻堅,于“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打響了遼河流域治理攻堅戰。位于遼河流域太子河主干段的本鋼集團,成為此次攻堅的主力軍。
多年前,“本鋼集團是重污染企業又是用水大戶”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為確保資源充分合理利用,大力減少水質污染,鋼鐵企業用水存在的問題急需解決。在遼河流域治理大決戰中,本鋼集團一手抓鋼鐵市場攻堅,一手抓污水排放決戰,用6個月的“本鋼速度”完成了涵蓋板材公司和北營公司兩個廠區的大范圍的環保工程建設。
由本鋼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板材焦化廠焦一、焦二煤氣凈化廢水達標治理,北營焦化酚氰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冷軋廠廢水站COD等污染物水處理設施改造,二冷軋水處理設施改造,遼煤化總量減排及水資源綜合利用改造工程等43個子項工程組成的本鋼集團污水“零排放”工程,本著“減量、循環、再利用”及中水綜合利用的目標,分為廢水源頭治理及減量化工程、廢水處理及再循環再利用工程、特殊廢水處理及回用工程等三個部分。其中,本鋼污水處理廠擴容升級改造工程,建成后日處理污水能力超過18萬噸,噸鋼耗生產新水降至3.5噸以下,進入國內先進第一梯隊,使本鋼集團完成從耗水大戶到節水先鋒的角色轉變。
本鋼集團“零排放”工程的竣工,不僅進一步提高本鋼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而且將切實改善和優化本溪市城市人居環境。
本鋼集團43項污水“零排放”工程的落地生根,是對治水工作打出的一記記重拳。
科學管水——
普通廢水特殊廢水因“水”制宜
科學管水是件大事,這是本鋼集團所有負責用水能源管理的人心中共同的想法,也是他們進行這項工作的準則之一。
科學管水,方法措施最為關鍵,本鋼集團結合生產實際,針對普通廢水和特殊廢水的不同特質,因“水”制宜地采取不同方式的管水措施,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制造、加工、冷卻、洗滌、鍋爐等產生的廢水和一部分生活用水,這些普通廢水的水質符合相關標準,無需或只需進行簡單處理便可利用。針對這部分水源,本鋼集團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減少污染,從生產的源頭抓節水,并進行回收利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板材煉鋼廠水溫置換水回用水、轉爐濁環水供壓濾機沖洗用水,板材煉鐵廠五號、六號、七號和新一號高爐濁環帶壓機沖洗水由凈環水改為濁環水,板材供水廠一號至七號轉爐凈環水站過濾器排水實現回收利用,這些普通廢水經過處理工藝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手段,變廢為寶。
冷軋廠、二冷軋、板材焦化廠等單位經過工藝生產后的廢水,因為水質中含有特殊化學成分,是具有污染性的特殊廢水。如焦化廢水是煉焦、煤氣在高溫干餾、凈化及副產品回收過程中,產生含有揮發酚及氧、硫、氮等雜環化合物的工業廢水,是一種高CODcr、高酚值、高氨氮且很難處理的工業有機廢水。針對這些部分特殊廢水,本鋼集團制訂了特殊的處理方案,將水處理作為重點攻關項目,投入專項資金和人力進行攻關,同時開發、采用先進的節水型生產工藝及先進的水處理技術,使特殊廢水達到了使用標準。冷軋廠廢水站COD等污染物水處理設施改造工程竣工投產后,使原本無法使用的特殊廢水可以再循環利用,節水效果非常明顯。
因“水”制宜的科學用水管理方式,讓水的效果發揮得更大了。
節約用水——
循環再利用實現綠色生產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表示,今后5年中國將基本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將成為三道“紅線”。
這三道“紅線”,成為本鋼集團進行水治理的一個明確標尺。
本鋼集團本著“3R”原則,結合企業實際,全力推進污水治理工作,實施了三項水治理工程。實施這些工程的最終目的,就是使本鋼集團完成從耗水大戶到節水先鋒的角色轉變。
在本鋼污水處理廠,工業和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工業冷卻用水。在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后,噸鋼耗生產新水量有了明顯下降。據介紹,目前,本鋼集團集成先進的節水工藝技術,先后建成V型濾池、酸再生處理系統等新型工業廢水處理工程,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板材煉鋼廠、板材煉鐵廠結合實際,將工業和生活用水充分利用,再循環后完全投入到工藝生產過程中,大大節約了用水成本。這些都是本鋼集團推行節能減排,循環利用,向綠色發展轉型的縮影。
本鋼集團還對廢水治理工程加強監督與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各單位用水的排放量,制訂嚴格的“減量化標準”。同時,實行用水定額管理,對每個單位生產、生活用水和軟化水用量進行嚴格規定,超出部分嚴格考核。為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本鋼集團還不斷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設備大修改造的同時,淘汰落后的用水設備和高耗水設備,選擇節水型生產工藝或不耗水工藝,從生產的源頭抓節水。多措并舉深挖節水潛力,使本鋼集團從用水型企業向節水型企業快速邁進。
無論是治水、管水還是用水,在水資源的治理和利用上,本鋼集團都以決心和信心,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做活了“水文章”。今天,本鋼集團廢水循環再利用只是第一步,今后,還要堅持“減量化”原則,降低總的處理費用,以低成本的污水“零排放”技術,更有效地促進企業工業與環保工作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向省政府、市政府遞交出更滿意的答卷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國鋼鐵生產進入平穩增長期 下一篇:實干托起本鋼夢 扎實奉獻新本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