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四月份上漲概率大
來源:期貨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煤—焦—鋼三大品種倒春寒行情比往年更猛烈,目前三大建材品種均已出現較大跌幅,4月份在宏觀經濟數據向好和季節性需求啟動的共同作用下,焦煤期貨見底回升概率較大。 4月國內宏觀經…
4月國內宏觀經濟數據向好
時值季節性需求回升前夕,煤—焦—鋼三大建材期貨市場觀望氣氛仍然較濃,市場心態仍存顧忌。筆者認為,“新國五條”及細則的出臺已經令市場經歷了一輪大幅調整,因此各地出臺的地方細則的調控力度如果低于“新國五條”,則對市場實質上構成利多,反之則利空。而剛剛公布的廣東細則顯示地方政策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較低。此外,3月下旬匯豐中國PMI初值從2月的50.4回升至51.7,說明下游需求及開工率開始回升。而4月1日將公布的官方PMI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為明顯,繼續上行的概率大。宏觀經濟數據好轉將對焦煤期貨構成較強支撐。
焦煤下跌空間縮窄
在國內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下,與建材相關的煤—焦—鋼市場壓力自下而上累積,價格也從下到上傳導。前期焦煤價格下調幅度明顯低于焦炭和鋼材,隨著下游鋼廠及焦化企業虧損面擴大,其不斷壓縮焦煤采購量。目前下游鋼廠和焦化廠庫存量維持在10天左右,補庫存積極性不高。這導致3月中下旬煉焦煤價格出現一定調整,以主產地山西為例,作為市場風向標的山西焦煤集團將主焦煤下調50元/噸,但港口內貿焦煤價格維持在1280元/噸附近,并未出現較大降幅。由于焦煤具有一定資源優勢,價格下跌幅度滯后于焦炭、鋼材價格,后期下游補庫存需求將會對焦煤價格構成支撐。
季節性需求啟動,焦煤價格將見底
從下游鋼材市場來看,由于年后高產量和高庫存并存,鋼價“倒春寒”行情嚴重,今年1—2月全國累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0.6%,日均粗鋼產量達到212.63萬噸,環比增長14.32%,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我們認為,在鋼價跌破總成本但高于平均可變成本的情況下,鋼廠往往選擇增產而非減產,這也是2月份鋼材產量快速增長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焦企生產1噸焦炭虧損幅度在150元以上。為減少虧損,焦化企業一方面嚴格控制焦炭庫存,另一方面則加大限產力度。
總體來看,焦煤、焦炭價格何時能夠見底仍然依賴于下游鋼價的回升,今年季節性需求啟動相對較晚,但鋼價已經出現企穩回升跡象,焦煤價格短期有望止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