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煤炭數量上升需提升品質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說起當前中國煤炭市場,用“慘淡”一詞形容也不為過,由于產能過剩,再加上進口煤炭的沖擊,中國煤炭市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煤炭(…
說起當前中國煤炭市場,用“慘淡”一詞形容也不為過,由于產能過剩,再加上進口煤炭的沖擊,中國煤炭市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煤炭(含褐煤)2.9億噸,同比增長29.8%,繼2010年的1.66億噸以及2011年的1.824億噸,再創新高。在國內市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煤炭進口卻一直高燒。今年前兩月我國進口煤炭5388萬噸,同比增長34.3%進口量依然比較大。“由于國外煤炭與國內煤炭相比,具有價格上的優勢,中國進口煤炭現狀在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觀,而且近期內美國對中國煤炭出口可能會有小幅攀升”。業內人士表示。
雖然進口煤價格比國產煤價格相對要偏低。目前5500大卡動力煤進口價比國產價要便宜30-50元/噸。但是我國進口煤炭中大部分為低熱值、高污染的劣質動力煤。2012年,我國進口動力煤1.01億噸,增長83.8%,占35%;進口褐煤5421萬噸,增長35.1%,占18.8,上述兩個品種合計占當年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的50%以上。大量進口的低熱值、高污染的劣質動力煤不僅拯救了國外的煤炭行業,擠兌了國內煤炭行業,而且,對國內環境污染造成更大壓力。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接連大面積地出現霧霾天氣,使得環保問題成為兩會熱議的話題,占據中國能源供應總量近7成的煤炭,逐漸成了中國抗“霾”大戰中的重點殲滅對象,煤炭消費行業也成了眾矢之的。為此,全國大力推廣電廠的脫硫脫硝工程,還有對煤炭進行分揀,都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炭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其實關于進口國外劣質煤炭問題,業內還有不同的觀點。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對記者表示,對于進口煤炭品質較低的問題,很早就有過,但沒有那么夸張,這似乎有一種轉移視線之嫌,因為當前國內煤炭市場比較疲軟,他們希望能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國內煤炭上,促進國內煤炭的發展。
但無論如何,進口煤炭品質較低,污染嚴重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煤炭進口幾乎沒有門檻,是導致近年來進口量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幾年,由于國家實施積極的煤炭進口政策,我國煤炭進口門檻屢次被降低。據了解,繼2005年國家將煉焦煤進口關稅暫定稅率下調為零之后,2008年我國所有煤炭進口關稅暫定稅率也下調為零。2012年,我國又將褐煤(煤化程度最低的礦產煤)的進口關稅取消。正是由于國家缺乏進口煤質量標準,大量高硫份、低發熱量、嚴重環境污染嚴的低品質進口煤炭才能源源不斷地涌入國內市場。這些劣質煤的大量進口和使用,不僅對國內煤炭市場造成沖擊,也給我國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針對上述情況,相關人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研究對劣質煤征收環境關稅,以達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國家加強進口煤質量管理,研究建立和規范進口煤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對煤炭進口且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不過,國家從宏觀方面調控也必須謹慎,否則容易與煤炭出口國產生貿易摩擦。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大同市煤炭出口陸續恢復 下一篇:四月鋼材走勢大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