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能否助力鋼鐵行業擺脫困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的經濟趨穩的信號增強,提出要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市場出現了經濟向好的心理預期。如此看來,城鎮化建設被各領域…
2012年,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的經濟趨穩的信號增強,提出要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市場出現了經濟向好的心理預期。如此看來,城鎮化建設被各領域都寄予了厚望,更是在產能過剩的鋼鐵行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那么,鋼鐵行業是否能夠因此而擺脫低谷,迎來寒冬之后的“春天”呢?
筆者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給鋼鐵行業帶來的影響應當一分為二來看待和分析。
從有利的、長遠的方面來說,從全球范圍來看,城鎮化在現代經濟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有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1.3%。聯合國關于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最新研究報告預計:中國從現在到2030年城鎮化還會保持較快的速度,屆時將提高到65%~70%。近日評級機構穆迪也發布報告稱,亞洲鋼鐵業的展望依然穩定,尤其是中國的需求。在報告中,穆迪副總裁兼高級信用評級主任預計,中國對鋼鐵的需求在2013年將同比增長2%~4%。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頭戲,大量的工業、民用建筑和公用設施建設,包括公路、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鋼鐵作為最基本的工業和民用材料,毫無疑問仍將保持較長時間和擁有巨大市場需求。隨著未來我國城鎮化的加速,圍繞城鎮化布局發展各類基礎設施等投資均會加快,國內鋼材市場也將迎來新的需求增長點。
城鎮化建設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想要在這個進程中取得市場,鋼鐵企業首要任務是做好市場定位,改變大而全的產品策略,向市場精細化轉變。城鎮化所影響的領域眾多,鋼鐵企業需要找出自身優勢所在,無論是生產房地產使用的高強鋼筋,還是汽車業需要的新型汽車板材,只有抓住本企業的強項與優勢,才能更好地抓住市場,迎接新一輪的行業復蘇。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造成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因素有很多,要想解決鋼鐵行業的“寒冬”困境,僅依靠城鎮化建設顯然是不夠的,而城鎮化建設對于現今我國鋼鐵行業的拉動作用是否如期待中那么大,也還有待觀察。
推進城鎮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政策的出臺到實施,以及政策具體的落實情況對于鋼鐵行業起到拉動作用,將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的鋼市亟須一劑猛藥來扭轉局面,城鎮化只能算是中藥調理作用。很難改變現在這種混亂的局面的。”有鋼鐵業資深人士如此說道,所以從長期來看,城鎮化對于我國鋼鐵行業有拉動作用,但就目前來看,鋼鐵行業還處于高位震蕩階段,說城鎮化就決定鋼鐵業的命運為時尚早。
2013年,政策預期給予的利好有利于鋼價上行,未來城鎮化建設可以拉動我國鋼材需求,對于鋼鐵產能過剩和超額庫存的問題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鋼鐵行業的溫和復蘇。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業透析:廢鋼鐵資源仍將供不應求 下一篇: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價格不再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