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煉鋼精煉作業區“三變”使成本大降
來源:攀鋼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俗話說,窮則思變。今年,面對鐵水質量波動、品種鋼比例上升等因素,攀鋼釩煉鋼廠煉鋼精煉作業區積極求變,變出諸多見證奇跡的精彩時刻。4月26日,該作業區負責人說,一季度,與考核目標相比…
俗話說,窮則思變。今年,面對鐵水質量波動、品種鋼比例上升等因素,攀鋼釩煉鋼廠煉鋼精煉作業區積極求變,變出諸多見證奇跡的精彩時刻。4月26日,該作業區負責人說,一季度,與考核目標相比,該作業區多降成本774萬元。
一變,富集污泥從對外廉價銷售到產業化綜合利用。富集污泥是轉爐煉鋼吹出物通過濕法除塵收集的富鐵物料,以前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對外廉價銷售。今年,該作業區將富集污泥制作成球團,在煉鋼過程中加入。在現有入爐條件下,可全部消化每年3萬噸富集污泥,全年可創效1400萬元。
二變,爐渣從倒掉到留用。過去,該作業區濺渣護爐后的爐渣都是運到渣場倒掉。今年,他們通過加入白灰的方式,將爐渣留在爐內,在煉下一爐鋼時繼續使用,這樣能夠顯著降低輔料和鋼鐵料消耗。
三變,注余渣從翻掉到回收再利用。注余渣是鋼包內鋼水經澆鋼后所剩余鋼水和渣的混合物。在煉鋼精煉作業區,一般鋼包內的注余渣為2噸左右,其中約含38%的鋼水。以前,他們直接將注余渣翻入渣罐,然后拉到渣場翻掉。今年,該作業區將其利用起來。在澆完鋼后,用吊車將空罐內的注余渣翻入另外一個重罐里,然后跟隨重罐里的鋼水再次進行精煉和澆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