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快步轉向買方市場
來源:中國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一季度,全國原煤產量為8.3億噸,同比下降1%;煤炭凈進口量為7796萬噸,同比上升26.3%,全社會發電量為11823億千瓦時,同比上升2.9%。受煤炭需求不旺、進口煤持續增加和水電發電量占比…
今年一季度,全國原煤產量為8.3億噸,同比下降1%;煤炭凈進口量為7796萬噸,同比上升26.3%,全社會發電量為11823億千瓦時,同比上升2.9%。受煤炭需求不旺、進口煤持續增加和水電發電量占比提高等因素影響,國內煤炭價格呈現下行態勢。截至4月底,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從年初的634元/噸下降到614元/噸,降幅為2.8%。
煤價下跌讓煤炭業上市公司很是受傷。一季報顯示,滬深兩市43家煤炭公司中,僅永泰能源、靖遠煤電、愛使股份、通寶能源、安泰集團、云煤能源、金瑞礦業、黑化股份、四川圣達、美錦能源、國創能源11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余3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盈利同比下滑
“短期市場維持低迷,但進一步惡化的風險不大。”由于經濟復蘇仍然疲軟,預計短期煤炭行業需求弱勢格局難改,煤價仍有下行壓力。不過由于前期股價已有大幅下調,煤炭基本面預期進一步惡化的風險不大。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各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平均同比分別下滑0.8%和51.4%;毛利率、凈利率平均分別為25.0%和7.2%,同比分別下滑6.9個和7.0個百分點。相比2012年4季度,各公司營業收入環比下滑8.3%,但毛利率提升2.2個百分點,收款情況環比也有所改善。
“區域性限產政策的執行及部分地區安全事故引致的停產整頓對期間內煤炭產量的下滑有一定作用。”中債資信分析師劉曉豐認為,隨著國外煤炭價格跌幅增大,其價格優勢進一步鞏固,進口煤炭繼續沖擊國內煤炭市場,1月份國內煤炭進口量達到歷史峰值,進口煤炭對國產煤炭的替代更趨顯著。
預期仍不樂觀
“伴隨著煤炭行業由需求旺季逐步轉入傳統的需求淡季,需求支撐進一步走弱,且恰逢電煤合同并軌初次實行,煤電雙方價格博弈激烈,煤炭企業議價能力相對偏弱。”劉曉豐認為,在此影響下,預計2季度火電、鋼鐵行業煤炭需求難有明顯改善,煤炭價格仍將延續低位,煤炭企業運營困難狀況也將持續。
不過由于成本剛性支撐以及4月13日至5月7日的25天大秦線檢修等因素影響,預計2季度動力煤價格將維持低位震蕩態勢。
中煤能源一季報稱,2013年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已發生較大變化,煤炭價格持續低迷,可能導致公司2013年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在國內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快速增長的煤炭進口量對國內煤炭價格起到了一定的壓制作用,加大了國內煤炭生產企業的競爭壓力,煤炭生產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煤炭市場正在逐步向買方市場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