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集團建綠色礦山復墾還林“不斷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昔日塵沙滿天,今朝綠野無邊。一棵棵綠色的刺槐樹,一串串紅色的沙棘果,是本鋼集團在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目標的指引下,堅持常年復墾還林“不斷線”的真實寫照。截至目前,各礦山復墾還林…
昔日塵沙滿天,今朝綠野無邊。一棵棵綠色的刺槐樹,一串串紅色的沙棘果,是本鋼集團在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目標的指引下,堅持常年復墾還林“不斷線”的真實寫照。截至目前,各礦山復墾還林種植刺槐樹、沙棘樹等樹苗645萬株,面積累計達2414畝。
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同時,必然會改變和破壞礦山原有的自然環境,甚至形成了災害。春季肆虐的沙塵和沙塵暴,讓礦山人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因此,早在上世紀90年代,礦山復墾還林工作就已悄然展開。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礦山產量的逐年遞增,尾礦庫、排土場等區域相應拓展,復墾還林工作已成為本鋼集團實現礦山科學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的重中之重。為此,在本鋼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各礦均大力推進復墾還林工作。
以選礦廠為例,小廟兒溝尾礦庫自2006年5月停止運行,留下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的干灘。為了徹底治理這片荒灘,自2008年起,該廠每年都撥出專項資金用于尾礦的環境治理工作。該廠先后采取用土回填,再進行植被恢復法;派專人到種苗供應商處進行實地考察,進行沙棘栽種試驗法;先覆土栽種,再嘗試不覆土栽種法等措施,確保樹苗栽種質量。從2008年至2012年,共栽種沙棘苗467多萬株,實現了尾礦庫干灘全面覆蓋,有效阻斷了沙塵的源頭。如今,在小廟兒溝尾礦庫的灘面上,一排排沙棘都長到了一米多高,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礦山復墾還林是一項“不斷線”的工程。2012年,本鋼集團按照省、市兩級政府下發的關于開展“青山工程”工作的要求,繼續加大綠色礦山建設力度,強力推進復墾還林工作。為了確保工作實效,在本鋼集團的統一部署下,本鋼集團環保管理部、戰略規劃部、礦業公司及北營礦業公司明確了分工和責任,為全面實施“青山工程”打好基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成員單位經過多次討論和現場調研,完成了設計,組建了施工隊伍,提出分兩個階段著手實施。他們先后實施了削坡整形,保證邊坡穩定且有利于植物生長及坡面的整體美觀;穴狀客土,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道路工程,滿足今后苗木的養護等服務需求;種植工程,選擇合適樹種栽種;養護工程,確保植被成活率等舉措,完成復墾還林330畝,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完成了下盤排土場在內的5個礦點約416畝礦山復墾還林的“硬骨頭”工程。
今年,本鋼集團將實施第二期工程,對歪礦標高為190米以上的第二階段土場約300畝邊坡進行綠化復墾治理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京唐公司集成創新裝配技術巧破拆解難題 下一篇:國務院國資委工作組到鞍鋼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