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工業經濟發展不如預期 未來鋼價易跌難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2.4%,超過之前預期的2.2%之上,但也基本在預期之中。但是更為重要的PPI卻同比下降2.6%,較此前市場預期稍顯不如,同時,這一數據創下去…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2.4%,超過之前預期的2.2%之上,但也基本在預期之中。但是更為重要的PPI卻同比下降2.6%,較此前市場預期稍顯不如,同時,這一數據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低,也是持續14個月下跌趨勢。過去14個月,中國PPI一直維持“負增長”態勢,說明4月份的工業經濟發展繼續疲軟。
雖然從2012年9月起,PPI降幅曾連續4個月收窄,從-3.6%反彈至-1.6%,但2013年前4個月,中國PPI數據分別為-1.6%、-1.6%、-1.9%、-2.6%,再度呈現跌幅逐月擴大態勢。4月份PPI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至-2.6%。該指數從2011年四季度開始,已連續六個季度低迷。雖然今年以來PPI跌勢有所趨緩,但4月環比繼續擴大令市場不安,這表明工業品需求較為疲弱。而工業品價格的通縮,將導致企業庫存投資疲弱,可能形成總需求進一步下滑的惡性循環。
這一方面反映出國內需求疲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經濟的復蘇力度不足,未來短期PPI還將持續面臨輸入性緊縮與弱需求的雙重壓力。而CPI與PPI出現持續背離情況,表明目前經濟狀況依然不樂觀,甚至比較糟糕。近期不少國家紛紛降息以刺激經濟,5月2日歐洲央行宣布降息,5月3日印度央行宣布降息,5月7日澳大利亞聯儲宣布降低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2.75%。周四韓國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令利率降到2011年初以來最低水準。未來我國會不會也跟隨腳步降息呢,CPI回升,而且是同比環比雙回升,可能逐漸增加通脹壓力,因此,降息可能性不是很大。同時,PPI降幅擴大,說明工業產成品和對原料的需求依然不振,需要降息來降低企業成本。顯然,降不降息,面臨兩難。
造成PPI和CPI數據剪刀差拉大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大部分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去年四季度開始,國家放出的關于今年的類似城鎮化建設等消息,讓各界對今年的市場有很好的預期,所以加大生產力度,而今年的需求并未出現預期中的大好。還有就是目前我國結構性問題嚴重,靠投資拉GDP的模式已經基本用到極限,邊際效益遞減到負數,更多的是靠消費來拉動了。
作為原材料的鋼鐵行業來說,就今日現貨表現來看,4月主要經濟數據不佳,經濟持續復蘇壓力較大,這再度動搖了市場本不堅定的信心。也使得全國鋼材現貨市場是繼續尋底,各主要品種價格呈普遍回落態勢,但跌幅均在0.5%之內。期貨方面,螺紋1310今日受高產量及偏空的經濟數據刺激高開低走,最低下探至3606,最高至3674,最終報收3621,成交2967078手,增倉76330手,日內下跌25點。
而中國PPI數據持續下滑,顯示中國制造業部門嚴重產能過剩,作為鋼鐵行業的下游企業,比如說房地產、造船、汽車,機械制造等行業也不難幸免,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這些行業是從生產轉變到去庫存化的道路的,也就是說,對于鋼材的需求勢必會減弱。
下游需求如此差勁,可是粗鋼產量卻屢創新高,4月下旬重點鋼企日均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粗鋼日產量居高不下,今年3月上旬、4月上旬連續創出歷史新高,而根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預估4月下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12.87萬噸,環比4月中旬的211.58萬噸上升了1.29萬噸或0.61%,再次刷新了粗鋼日產量記錄,同期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達到170.21萬噸,環比4月中旬的168.91萬噸增產了1.29萬噸或0.77%。
綜合來看,高產量將長期壓制著鋼材的價格,國內的經濟數據超出預期,整體市場環境持續偏空,只有在政府的實質性政策刺激下,鋼材的需求才能得到有效釋放。在政策面未出現實質性利好之前,市場短期內或將反復震蕩,大伙兒宜堅定自身的思路,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