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礦山加速融入中國
來源:經濟導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新近披露,截至5月8日,迎來一周歲生日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并未實現當初的預想,交易量表現平平:總申報1799筆,總申報數量1.48億噸;總成…
據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新近披露,截至5月8日,迎來一周歲生日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并未實現當初的預想,交易量表現平平:總申報1799筆,總申報數量1.48億噸;總成交133筆,總成交數量1344.13萬噸。其中,美元成交額14.90億美元,人民幣成交額21.96億元。
“如何合理定價,以及如何合理引進國際礦石量,是目前鋼企的一個重要課題。”13日,業內分析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現貨交易平臺的運行效果不及預期,目前平臺交易量不足進口總量的2%。
“只有現貨交易平臺的交易量達到進口量的20%,我們才有望在定價權上取得話語權。”分析師認為,目前三大礦山在該交易平臺的投放量難以令中方滿意。但事實上,三大礦山并沒有停止融入中國的步伐,譬如通過簽訂多項長期協議或者擴大產能的方式。
主要走長協
此前,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表示,交易平臺上大企業成交很少,反而是小企業成交多,同時,國際三大礦山幾乎沒有現貨放在平臺上。對于三大礦山在北礦所交易量少的原因,其解釋稱,三大礦山的鐵礦石供應主要是走的長協價,沒有多余現貨在北礦所交易。
現貨投放過少,止不住三大礦山以其他方式融入中國的腳步。今年3月,淡水河谷首席財務官習亞寧來中國采購,首次與國有企業中國港灣工程公司簽訂1億美元土建工程合約,還與上海振華重工簽訂了鋼結構采購長期協議。5年來,淡水河谷已累計從中國采購近100億美元的產品與服務,并將繼續通過增加與當地伙伴的合作,擴展在中國的采購規模與范圍。
近兩年,力拓也頻頻與中國企業簽訂采購合同,對華采購預算攀升至15億美元,這一金額相當于2011年力拓總利潤的25.8%。
三大礦山積極在中國攻城略地的背后,是嚴峻的現實。
“歐債危機持續,世界經濟低迷,惟獨中國經濟發展較為平穩,且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各大礦山通過業務合作等方式融入中國,有助于其保持穩定的市場份額,可在礦石供過于求的形勢下盡快收回擴建成本,獲取更多額外收益。”分析師對導報記者說。
“對第一礦業巨頭淡水河谷來說,中國市場尤為重要。除了擴產增加銷量外,其還采用巨輪運輸礦石,以降低運輸成本,降低相對于澳礦的運輸成本上的劣勢。”分析師說。
競爭日益激烈
根據目前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和必和必拓的擴產計劃,三大礦山2013年新增鐵礦石產能約1億噸,至2015年新增鐵礦石產能預計將達到6億噸,再加上中信泰富、非洲礦業、昆巴和倫敦礦業等新興礦山的產能,至2015年,全球鐵礦石新增產能為10億噸左右。
專家分析認為,“目前鐵礦石市場雖有供過于求的趨勢,但隨建設成本及相關資金成本上升,礦山投產的周期將延長。”
目前,各國都在關注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除了巴西、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傳統礦石出口國,印度尼西亞、烏克蘭、伊朗和其他南亞國家也開始把目光聚焦在中國的巨大需求上。
“作為礦石消費大國,國內鋼鐵行業的低迷現狀,和礦石的依賴度程度逐年遞增是分不開的。上游鐵礦石行業依舊暴利的事實不容否認,礦石的賣方市場已經極大限制了國內鋼企的發展。國內礦石市場,早就并將一直被國際礦商視為必爭之地。”分析師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能源報價商阿格斯推出鐵礦石基準價 下一篇:焦煤焦炭反彈難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