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物流發展的節約之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年來,我國鋼鐵物流量急劇增長,為鋼鐵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但我國鋼鐵物流業還處在現代物流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著經營理念保守、管理粗放、手段單一、網絡分散、規模小、…
近年來,我國鋼鐵物流量急劇增長,為鋼鐵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但我國鋼鐵物流業還處在現代物流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著經營理念保守、管理粗放、手段單一、網絡分散、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經營水平低、服務差等一系列問題,與現代鋼鐵物流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據國內權威機構統計,我國鋼鐵企業的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的20%左右,而國外發達國家鋼鐵企業的物流成本僅占總成本的9%。因此,我國鋼鐵物流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物流理念、經驗和技術來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從鋼鐵物流企業自身成本管理和服務水平上進行改革和優化,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并以此建立起可以滿足日益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的鋼鐵市場需求的現代化鋼鐵物流業。
績效管理對降低物流成本至關重要
在國際鋼鐵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和中小企業投資經營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如果鋼鐵物流企業的生產管理仍延續原有簡單而粗放的方式,只會導致企業自身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不會對企業提高經營效益、改善服務質量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很顯然,生產管理的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束縛鋼鐵物流企業進一步生存和發展的“瓶頸”。
鋼鐵物流企業增強自身管理能力的重點和難點是有關生產作業成本的管理,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針對鋼鐵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績效管理系統,成為鋼鐵物流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績效管理的概念是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訂、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鋼鐵物流企業應從內部的成本進行挖掘,重視績效管理,從績效管理的對象即生產作業和管理人員入手,提高生產效率和優化管理流程,降低人為因素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
既然鋼鐵物流行業績效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那么鋼鐵物流行業績效管理的核心就是有關物流成本的管理,即在降低成本、縮短反應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降低庫存、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有效管理,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構建鋼鐵物流行業績效管理系統的戰略意義在于,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科學、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加強對物流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即以成本為手段的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從原來財務成本費用中剝離出屬于物流成本范疇的內容,分析和比較物流成本與制造成本、物流費用與其他費用之間的關系,分領域全面收集、理清物流系統的資源配置,建立物流成本數據庫,切實掌握物流系統的成本。
物流成本管理在績效管理中的運用
在鋼鐵物流行業的績效管理中,有關生產作業的績效管理是一個重要方面。鋼鐵物流企業生產作業包括生產、包裝、裝卸、運輸、保管、加工、配送等業務,而每項業務都會涉及諸多成本的問題。
生產作業中的成本可劃分為兩類:一是固定成本,二是可變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包括廠房、設備等一次性投資和相應的折舊,同時也包括行政人事的固定開銷;可變成本是與生產作業量(鋼鐵物流量)處理成正比的生產性操作消耗。一般情況下固定成本是鋼鐵物流行業基礎性的、不可改變的經常性支出,而鋼鐵物流行業卻可以通過績效管理對生產性操作的流程進行分解、優化,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實現降低可變成本的目標。
固定成本主要是由廠房和設備折舊、人員工資、租金等構成,在一定的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是固定不變的,管理的辦法通常是采取定期更新、維護等手段。但可變成本是由個別活動單價與個別活動總量的乘積構成的,它是隨著個別活動單價和個別活動總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可變成本=個別活動單價×個別活動總量。下面從上述兩個方面對可變成本進行分析:
個別活動單價。傳統物流部門對物流成本的降低多表現在單價上,主要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實現。而傳統的物流生產作業效率又是建立在歷史經驗上,沒有一套科學合理規范的系統來指導生產。建議鋼鐵物流企業可通過以下五點來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生產能力的績效管理系統:一是分析企業自身物流業務中的每項流程,做出系統的數據庫,然后針對每項業務找出在物流行業中處于領先或標桿的企業相對應的業務流程。二是對標桿物流企業中相應業務的作業指標進行分析,同時參照自身業務的指標對比。三是對兩者進行研究和分析,找出自身的差距,并通過改善物流設備、改進工藝流程、培訓員工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生產作業能力。四是在各業務流程都有一定改善后,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物流業務的標準化生產系統,并定期進行績效考核。五是在績效考核中如果發現問題和不足,應及時改善;如果發現指標不合理,也可以重新評估制定,形成良性循環。
個別活動總量。傳統鋼鐵物流行業對活動總量的處理比較簡單,大多數時候是來者不拒,不太考慮隨之帶來的成本問題。其實,個別活動總量在鋼鐵物流企業中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為企業帶來增值的活動,同時能給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類業務包括一般常規性的運輸、儲存、裝卸等作業,同時也有非常規性的業務,如加工配送、電子商務、期貨金融等。鋼鐵物流企業應加大對這類業務的投入生產,使它們能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和價值。另一類是為企業帶來增值潛力小的活動,耗費了企業的資源,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對此,鋼鐵物流企業應盡力排除這樣的活動。這也是區別物流服務是否過度的一個視角,一些物流活動(包括送貨、包裝、訂貨頻度等)存廢的衡量標準是:該活動增加若是帶來總利潤增加,那么就留存,否則就廢掉。
四大因素影響鋼鐵物流的績效管理
在建立鋼鐵物流企業的績效管理系統時,應該考慮以下影響因素:
一是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物流設備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動趨于合理,具體表現為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獲得盡可能高的服務水平。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物流合理化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關鍵因素,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是物流管理追求的總目標。物流合理化包含的內容很多,不能簡單地局限于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某一個物流要素的合理化。應把物流設備和物流活動看成一個系統,各物流要素同處于該系統之中,發揮著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二是物流質量。
加強物流質量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一般情況下,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就會增加,降低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也會相應降低。由此可見,在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之間存在一種矛盾對立關系。因此,鋼鐵物流企業在確定物流服務質量時,要以得到用戶滿意為前提,同時兼顧物流成本的合理化,使企業與用戶兩者的利益達到協調統一。
三是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效率,可以減少資金占用、縮短物流周期、降低儲存費用,從而節省物流成本。鋼鐵物流企業應注重對現有的資源和流程不斷進行改造,提高作業效率,同時配置一些基礎性的設施,如計算機、軟件、系統聯網等。目前,電子商務已在各行各業興起,也應成為鋼鐵物流產業努力的方向。將電子商務應用于鋼鐵物流業的發展,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從而提高整個鋼鐵物流效率,使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四是物流人才。
使鋼鐵物流合理化,提高鋼鐵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都需要專業的人員去做。這些人員的工作方法和態度,也將間接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高低。物流人才是物流企業的寶貴資源,是一種潛在效益。要想發展鋼鐵物流,建設現代化物流園,就必須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與培訓,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并制定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管理辦法。通過優秀物流人才的努力工作,去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為鋼鐵物流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其實,影響鋼鐵物流行業績效管理的因素遠不止這些。企業要真正實現降低物流成本,就必須對整個鋼鐵物流生產作業流程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生產作業的績效管理系統,同時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優化流程。只有這樣,才能使物流趨于合理化,實現物流成本最小化。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服務質量是鋼鐵物流企業永久的課題。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利空云集 煤焦鋼走勢分道揚鑣 下一篇:煤企尋底周期或將長達3-5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