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減產對焦煤價格支撐有限
來源:證券時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焦煤期貨近期反彈強勁,焦煤主力一度向上突破1180元壓力位,呈現技術性反彈格局。然而,焦煤基本面疲弱的現狀并未改變,現貨市場依然維持低位,市場傳聞的減產對于焦煤的供給影響并不明顯…
焦煤期貨近期反彈強勁,焦煤主力一度向上突破1180元壓力位,呈現技術性反彈格局。然而,焦煤基本面疲弱的現狀并未改變,現貨市場依然維持低位,市場傳聞的減產對于焦煤的供給影響并不明顯。沒有現貨市場的跟進,焦煤反彈高度極為有限,后市依然將維持向下格局。
煉焦煤今年以來持續弱勢下行,煤炭價格下行直接沖擊著煤礦的生產經營利潤。以產煤大市鄂爾多斯為例,當地330多家煤礦將近1/3已經停產,中小煤礦則因為虧損出現大量停產減產現象。山西部分地區也同樣出現了中小煤礦停產的狀況。市場普遍擔心,煤礦的停產是否會令供給大幅減少。筆者認為,本次煤礦的停產,對于供給的影響較為有限。從停產的情況看,停產煤礦均屬于中小型煤礦,此類煤礦的拿礦時間短,成本較高,因此,在煤炭價格下挫過程中,必然首當其沖。
然而,作為煤炭供給的主力,國有大型煤礦生產并未受到明顯影響。同樣在鄂爾多斯,伊泰集團的大地煤礦現在每月保持45至50萬噸的產量,年產量500萬噸,幾乎沒有減產。由于煤礦產量大,單位成本價格較低。同樣是伊泰集團旗下的某中小型煤礦,盡管其煤礦產量較低,出礦成本較高,然而,伊泰集團的鐵路相關費用對本集團企業可進行相應調整,因此到廠價格依然有優勢,生產所受影響也較小。同時,對于國有大型煤礦而言,煤炭的生產關乎當地的稅收、就業等諸多社會問題,當地政府也會對應支持,防止大規模減產的出現,因此煤炭供應量大幅降低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小煤礦減產對供給的沖擊有限。
近期焦煤現貨市場持續低迷,國有大礦對煉焦煤調價暗潮涌動。山西焦煤大礦已經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如:加大優惠幅度、量大優惠政策等銷售策略以期緩解銷售壓力、促進成交。然而,從實際效果看,此類舉措并不理想。自4月份山西焦煤集團降價,打開了大型集團的降價通道,隨后,神華集團、兗州煤礦等國有大型企業連續下調煉焦煤價格,下調幅度超過10%以上。
從煤礦庫存看,庫存依然維持高位,截至5月14日,山西省國有重點煤礦存煤量902.65萬噸,山西省總計煤礦存煤量1912.49萬噸,較上周僅減少6萬噸,存煤量減少微乎其微,顯示下游采購極其謹慎,對后市悲觀。同時,伴隨著5月7日大秦線檢修的結束,從山西向港口運輸的運力持續恢復,后期煤礦庫存向港口轉移,導致港口庫存繼續上升將進一步壓制市場情緒。
今年的“金三銀四”旺季并未對鋼材市場需求形成顯著拉動。隨著旺季結束,后期需求更難言好轉。造成今年鋼市低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前市場對于今年國家城鎮化進程過于樂觀,在四季度大量生產導致庫存積壓;另一方面,則是在三、四月份的傳統旺季,即便市場庫存高企,鋼廠為了在旺季不丟失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依然高負荷生產,日均粗鋼產量維持在200萬噸上方。高供給、高庫存、弱需求壓制了鋼材價格的上漲,進而令焦煤價格承壓。隨著旺季的過去,未來鋼材需求超預期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若鋼廠最終不得不通過減產來降低虧損,雖然可能令鋼材價格企穩,但焦煤需求大幅降低,對焦煤形成進一步的利空壓力。
綜上,筆者以為,盡管技術面而言,目前焦煤走勢呈現反彈格局,然而,煤礦減產對于煉焦煤供給影響極其有限,現貨市場沒有進一步跟進,焦煤期貨盤面的獨立上漲走勢持續性令人生疑。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山西三煤企虧損且掀新一輪降薪潮 下一篇:唐鋼公司熱軋電工鋼銷量連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