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富:五年內做好鋼鐵業升級工作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提到當前的鋼貿行業想必都是一把辛酸淚,從過剩進入警戒線以來,提出轉型升級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至于如何去升級轉型?從以往的經驗來只是光做不練的假把式,兼并重組很多都夭折,從年…
提到當前的鋼貿行業想必都是一把辛酸淚,從過剩進入警戒線以來,提出轉型升級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至于如何去升級轉型?從以往的經驗來只是光做不練的假把式,兼并重組很多都夭折,從年初的鋼企利潤榜單可見一斑。
“鋼鐵行業要以創新為動力,以化解產能過剩為突破口,用3年~5年的時間做好轉型升級的各項工作,提升綜合競爭力,打造中國鋼鐵業的升級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在5月16日第二屆中國耐火材料生產與應用國際大會上發言強調。
他強調,鋼鐵行業要充分利用市場倒逼機制,一定要以創新為動力,以化解產能過剩為突破口,立足自身、加強管理、對標挖潛、降低成本,用3年~5年時間努力做好轉型升級的各項工作,提升綜合競爭力,共同打造中國鋼鐵產業的升級版。對此,他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要認清形勢,轉變發展理念。思路決定出路,企業要從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入手,使轉變發展方式真正成為自覺行為。張長富指出,要積極適應我國經濟增長由高速到中低速的轉變,對鋼鐵企業和耐材等鋼鐵配套企業來說,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刻不容緩。企業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轉型發展路子,真正變數量型為質量型,變擴張型為效益型。
二是提高創新能力,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轉型升級。企業要依靠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化解過剩產能,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產品集中度和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穩產增效、減產增效、提質增效”的發展模式。張長富強調,要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三個方面來抓好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內最核心的“硬創新”,包括新產品研發創新和工藝技術的創新兩個方面,要通過技術創新、淘汰落后和拓展應用領域,獲得新的市場空間;管理創新是企業內“軟創新”,包括企業組織創新和企業文化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盈利模式的創新,鋼鐵企業要從純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型,實現商業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
三是加強管理,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優勝劣汰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管理也是生產力、競爭力。企業之間的比拼,其實質是科技和管理水平的競爭。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有的企業能適應,效益就好,有的企業難適應,效益就差,表現不同,反映出管理水平、決策力和執行力上的差距。張長富強調,要堅持開展學習先進和對標挖潛活動;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治理結構為目標,提升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要夯實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許多企業的裝備水平很高,但產品質量和效益不高,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沒上來;要全方位加強企業的基礎管理,從制度建設入手,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為企業的計劃、生產、技術、設備、質量、安全、人力資源、財務成本等各項專業管理提供堅實基礎。
四是扎實推進全產業鏈、價值鏈建設,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產業鏈建設首先要完善資源保障體系,對鋼鐵來說是鐵礦石和焦煤供應問題,對耐材企業來說是優質菱鎂礦和鋁土礦的供應問題。一方面,要加強與上游企業的戰略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基地;另一方面,要發展與下游用戶的戰略合作機制,延伸產業鏈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遭遇“多面膠” 鋼貿商淪為“鋼貿傷” 下一篇:制造業庫存井噴 面臨消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