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能迎來利好 黑戶項目有望被集體放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項目未批先建在國內屢見不鮮,并多次受官方詬病。然而,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29日參加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時,卻要為未批先建“黑戶”正名――“不管你批沒有批,現在已經建成了,而且已…
項目未批先建在國內屢見不鮮,并多次受官方詬病。然而,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29日參加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時,卻要為未批先建“黑戶”正名――“不管你批沒有批,現在已經建成了,而且已經對社會作貢獻了,只要你達到一定要求,我們就按準入條件給予公示。”
據估算,鋼鐵60%至70%產能沒有經過國家批準;電解鋁85%產能未經批準。若工信部按上述說法踐諾,未批先建“黑戶”有望集體被放行。
駱鐵軍表示,行業準入管理即針對新建項目,也針對已經建成項目,包括未批先建項目。“只要你技術、環保、質量達到國家的要求,又給職工付了三險,又不出安全事故,我們經過審核就給你公示。從我們部門往前先走一步。”
這是工信部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就未批先建項目做明確表態。鋼鐵業界一位資深人士認為,駱鐵軍意見表明,即靠審批來管理一個行業已經不合理了;工信部嘗試用行業準入新辦法來進行管理行業。
駱鐵軍上述表態或是實際工作的需要。2010年6月,工信部根據國務院要求制定了《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13年4月2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符合《規范條件》的45家鋼鐵企業,這45家占全國鋼產量約43%;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快公布第二、第三批合乎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透露。第一批45家鋼鐵企業現在運行的設備都是國家批準的,而剩余很多鋼廠建設項目是沒有經過國家批準的。
目前,工信部正在跟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協商對策。中鋼協也希望:通過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來促進15%左右達不到標準的企業關停并轉。
有關人士透露,國務院放權讓利搞活實體經濟的決心已定,下一階段各部委要繼續下放行政權力,但產能過剩到底是放還是不放?中央還沒有最后下決心。按計劃,6月底之前,新的投資目錄都要修改完成。屆時,行業審批權力去留或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