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業或面臨5-10年調整期
來源:商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天,以“更好的鋼鐵、更好的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上海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和以“新挑戰、新鋼鐵”為主題的第五屆寶鋼學術年會同時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在鋼鐵全行業面臨發展困境…
昨天,以“更好的鋼鐵、更好的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上海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和以“新挑戰、新鋼鐵”為主題的第五屆寶鋼學術年會同時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在鋼鐵全行業面臨發展困境的大背景下,鋼鐵業產能過剩、如何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成為此次會議關注的焦點。
鋼企需并購重組轉型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昨天在媒體見面會上指出,從2000年以來,焦煤價格和鐵礦石價格分別翻了3倍和6倍,但鋼價只翻了1.5倍。“我國鋼鐵行業之所以進入微利時代,產能過剩是根本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經成為鋼鐵行業發展的一個戰略性問題。”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徐匡迪表示,中國鋼鐵工業從2004年到2012年因大規模基本建設而激增近4億噸/年的產能,目前因經濟增長速度平穩著陸,鋼鐵過剩產能在2億-3億噸。
徐匡迪認為,我國鋼鐵工業正處于市場供過于求和原料價格高企的雙重壓力下,多數企業處于虧損和成本運行狀態。而僅僅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對遏制產量增長起到的作用不大,鋼企面臨并購重組和轉型發展。
在被問及“這個過程究竟有多漫長”時,徐匡迪保守地預測稱,“至少需要5到10年時間。”徐匡迪指出,歐洲鋼鐵行業應對產能過剩從1980年到2000年調整了20年,才將過剩產能從38%調整到了大約18%。
“我個人有些偏悲觀。根據國際經驗,通過企業減量重組是消化產能過剩的合理方法,但對鋼企來說,將是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徐匡迪說。
寶鋼將探索向服務商轉型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認為,“環保和節能是解決鋼鐵業產能過剩的好辦法,是鋼鐵業長期的任務,鋼鐵業過去一些年的無序發展帶來很多問題,有很多企業賺不到錢,達不到環保標準,那么只能退出市場。”
對于寶鋼自身的發展,徐樂江表示,一方面要實現綠色鋼鐵,另一方面傳統制造業的要素成本優勢已經消失殆盡,只能向服務尋求增值空間。“寶鋼將不斷探索向服務商轉型,目前已經形成了資源開發、鋼材延伸加工、技術服務、金融、生產服務、煤化工等六大板塊的鋼鐵產業鏈結構,逐步由‘內生型’向‘市場型’轉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礦價仍未“跌到位” 下一篇:誰在允許大量劣質煤的涌入?